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0页 |
1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一般理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内涵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1.1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1.1.2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的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2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理论基础 | 第12-15页 |
1.2.1 社会保障理论 | 第12-13页 |
1.2.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| 第13页 |
1.2.3 机体损耗理论 | 第13-14页 |
1.2.4 制度变迁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3 长期护理保险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1.3.1 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 | 第15页 |
1.3.2 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2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的域外立法及评说 | 第16-23页 |
2.1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域外相关立法 | 第16-21页 |
2.1.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 | 第16-17页 |
2.1.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 | 第17-19页 |
2.1.3 韩国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 | 第19-21页 |
2.2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域外立法之评说 | 第21-23页 |
2.2.1 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法律体系 | 第21-22页 |
2.2.2 健全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 | 第22页 |
2.2.3 规范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协同机制 | 第22-23页 |
3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构建之正当性 | 第23-29页 |
3.1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构建之必要性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1.1 老龄化现实紧迫、老年人护理保险需求剧增 | 第23页 |
3.1.2 当前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法律保障缺失 | 第23-25页 |
3.1.3 构建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试金石 | 第25页 |
3.2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构建之可行性探讨 | 第25-29页 |
3.2.1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、老年护理机构逐步发展 | 第25-27页 |
3.2.2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践及运行效果 | 第27-28页 |
3.2.3 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其他国家经验可供借鉴 | 第28-29页 |
4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构建之路径 | 第29-37页 |
4.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之立法模式与立法原则 | 第29-32页 |
4.1.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立法模式 | 第29-30页 |
4.1.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立法原则 | 第30-32页 |
4.2 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对象 | 第32页 |
4.3 长期护理保险法律制度的管理机构 | 第32-33页 |
4.4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制度 | 第33-35页 |
4.4.1 长期护理保险保险基金筹资方式 | 第33-34页 |
4.4.2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筹资标准 | 第34-35页 |
4.4.3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管理 | 第35页 |
4.5 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制度 | 第35-37页 |
4.5.1 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形式 | 第35页 |
4.5.2 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条件 | 第35-36页 |
4.5.3 长期护理保险的给付标准 | 第36-37页 |
结束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