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基土压实度自动连续检测新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1.4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所采取的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路基土压实度检测方法研究 | 第16-28页 |
2.1 路基土压实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1.1 压实的基本过程 | 第16页 |
2.1.2 压实度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2 压实度检测方法 | 第17-25页 |
2.2.1 直接检测方法 | 第17-22页 |
2.2.2 间接检测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3 存在问题 | 第25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路基土自动连续压实机理研究 | 第28-35页 |
3.1 振动压路机的压实机理 | 第28-29页 |
3.2 振动压实数学模型及动力学方程 | 第29-32页 |
3.2.1 振动轮—扰动土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0页 |
3.2.2 振动轮—扰动土系统动力学方程 | 第30-32页 |
3.3 振动轮加速度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 | 第32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路基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| 第35-44页 |
4.1 路基土的物理特性分析 | 第35-39页 |
4.1.1 颗粒分析试验 | 第35-37页 |
4.1.2 液塑限试验 | 第37-39页 |
4.2 击实试验 | 第39-41页 |
4.2.1 试验过程 | 第39-40页 |
4.2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3 承载比试验 | 第41-43页 |
4.3.1 试验过程 | 第41-42页 |
4.3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路基土压实度自动连续检测试验研究 | 第44-61页 |
5.1 试验路段工程特性 | 第44-48页 |
5.1.1 试验路段的选取 | 第44-45页 |
5.1.2 试验路段路基土的基本特性 | 第45-48页 |
5.2 试验设备 | 第48-52页 |
5.2.1 试验仪器的介绍 | 第48-50页 |
5.2.2 加速度传感器的安装 | 第50-51页 |
5.2.3 采集仪的参数设置 | 第51-52页 |
5.3 检测试验 | 第52-59页 |
5.3.1 仪器标定 | 第52-54页 |
5.3.2 试验方案 | 第54-55页 |
5.3.3 数据采集 | 第55-58页 |
5.3.4 关联试验 | 第58-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六章 检测数据的分析及模型建立 | 第61-77页 |
6.1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61-66页 |
6.1.1 压实次数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分析 | 第61-63页 |
6.1.2 土质对振动加速度影响分析 | 第63-66页 |
6.2 自动检测压实度模型建立 | 第66-76页 |
6.2.1 不同压实次数下自动检测压实度的模型 | 第66-72页 |
6.2.2 不同土质条件下自动检测压实度的模型 | 第72-76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7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77-78页 |
7.2 进一步展望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