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水路运输经济论文--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--地方水路运输经济论文

京唐港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管理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、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5-17页
第2章 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7-25页
    2.1 船舶油类污染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船舶溢油污染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船舶油类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第18-19页
    2.2 船舶油类污染的危害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对海洋环境的危害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对经济造成的危害第19-20页
    2.3 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相关理论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政府干预理论第22-25页
第3章 京唐港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管理现状第25-43页
    3.1 京唐港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京唐港码头概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货物运输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进出港口船舶类型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主要污染风险第26-27页
    3.2 京唐港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现有措施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海事部门采取的防污染举措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其他政府部门采取的防污染举措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社会溢油应急处置力量参与污染防治第31-33页
    3.3 船舶油类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船舶防污染政策法规变动频繁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船舶防污染源头管理不到位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船舶防污染监管设施和手段相对落后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船舶污染应急反应能力不足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船舶污染防治积极性不高第37-39页
    3.4 船舶油类污染防治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立法缺少前瞻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政府直接干预不到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公共投入不足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油污染危机管理不完善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政府经济干预不全面第41-43页
第4章 国外及国内船舶溢油污染防治经验第43-47页
    4.1 国外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海上溢油鉴别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英国和加拿大建立了先进的船舶污染应急队伍管理模式第44-45页
    4.2 国内部分地区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经验做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宁波港对污染源进行风险评估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青岛港建立海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第45-46页
    4.3 国内外船舶污染防治经验借鉴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国内外部分发达港口在船舶油类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国内外船舶污染防治经验对京唐港船舶污染防治的启发第46-47页
第5章 京唐港船舶油类污染防治的对策第47-57页
    5.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积极查找反馈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推动地方政府完善并落实防污染相关规定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严格责任追究第47-48页
    5.2 加强监督检查和教育培训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强船舶检验及发证质量检查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加强体系运行情况检查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加强油类污染调查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第50-51页
    5.3 改善执法装备和人员结构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合理配备一线执法力量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加强油类污染监查设备配备第52-54页
    5.4 运用政府干预理论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编制船舶排放清单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通过经济手段调动船舶治污积极性第55页
    5.5 推动政府部门积极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引入船舶污染防治绩效管理机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积极发挥政府监督管理和经济引导职能第55-57页
第6章 结束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行管理研究
下一篇:T公司码头作业安全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