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临床医学论文--护理学论文

局部冷、热处理对大鼠压疮相关凋亡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英文缩略表第10-11页
引言第11-15页
第1章 实验研究第15-54页
    1.1 材料与方法第1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实验动物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置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动物模型装置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大鼠压疮模型的制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6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7 检测方法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8 检测指标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9 统计学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1.2 结果第2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大鼠受压肌肉组织病理学变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大鼠受压肌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大鼠受压肌肉组织中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大鼠受压肌肉组织中mPTP的开放程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大鼠受压肌肉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大鼠受压肌肉组织中炎性因子TNF-α与IL-6的表达情况第38-41页
    1.3 讨论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动物压疮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线粒体凋亡通路参与了大鼠早期压疮的形成过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炎性因子参与了大鼠早期压疮的形成过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局部热处理加重大鼠压疮损伤,局部冷处理减轻大鼠压疮损伤第45-47页
    1.4 结论第47-48页
    1.5 不足与展望第4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8-54页
第2章 综述 温度疗法在防治压疮中的争议和研究进展第54-68页
    2.1 压疮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应用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不同分期压疮皮肤温度的变化规律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压疮皮肤温度变化规律的应用第55-56页
    2.2 热疗法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机制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临床应用第56-59页
    2.3 热疗法对压疮作用的异议第59页
    2.4 冷疗法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机制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临床应用第60-62页
    2.5 热疗法与冷疗法的应用时机第62页
    2.6 前景和展望第6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2-68页
结论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导师简介第70-71页
作者简介第71-73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、态度和行为评价量表的研制
下一篇:青年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