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土壤肥力(土壤肥沃性)论文

植物在土壤肥力演替中的贡献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中国生态系统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2 土壤肥力演替的主要特征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土壤的构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土壤肥力的构成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植物在土壤肥力演替过程中的作用第18-19页
    1.4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指标(IFI)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-31页
    2.1 研究地区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采样区概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区土壤概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研究区土壤利用方式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2.2 试验方法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土壤采集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指标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测定方法第24-29页
    2.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9-31页
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第31-61页
    3.1 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植物生物量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小结与讨论第34-35页
    3.2 土壤全氮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土壤全氮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全氮含量变化趋势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植物生物量对土壤全氮含量的贡献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小结与讨论第39-40页
    3.3 土壤碱解氮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土壤碱解氮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植物演替对土壤碱解氮的贡献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小结与讨论第42页
    3.4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土壤全磷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土壤速效磷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植物演替对土壤速效磷的贡献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小结与讨论第47-48页
    3.5 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土壤全钾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土壤速效钾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植物演替对土壤速效钾的贡献率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小结与讨论第53-54页
    3.6 土壤微生物量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土壤微生物碳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土壤微生物氮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小结与讨论第57-58页
    3.7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(IFI)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(IFI)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小结与讨论第59-61页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4.1 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 4.2 展望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1页
附录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戊唑醇敏感性测定及抗性风险评估
下一篇: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光谱下转换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