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谟的技术观剖析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5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| ·选题的学术思想、特色及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·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| 第14-15页 |
| 2 休谟生平及其学术思想介绍 | 第15-22页 |
| ·休谟生平介绍 | 第15-16页 |
| ·休谟的学术思想介绍 | 第16-19页 |
| ·休谟的技术观成因 | 第19-22页 |
| ·社会渊源 | 第19-20页 |
| ·思想渊源 | 第20-22页 |
| 3 休谟对技术的认识 | 第22-31页 |
| ·技术本质的认识 | 第22-25页 |
| ·技术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经验 | 第22-24页 |
| ·技术是人类追求幸福的工具 | 第24-25页 |
| ·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| 第25-27页 |
| ·人工自然不及天然自然 | 第25-26页 |
| ·自然是技术的前提 | 第26-27页 |
| ·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| 第27-31页 |
| ·技术兴起与发展的环境和动力 | 第27-28页 |
| ·技术兴起与发展的条件和因素 | 第28-31页 |
| 4 休谟对技术功用的阐述 | 第31-35页 |
| ·技术对经济的作用 | 第31-32页 |
| ·技术对文化的作用 | 第32-33页 |
| ·技术对国家的作用 | 第33-35页 |
| 5 对休谟技术观的评价 | 第35-40页 |
| ·休谟技术观的进步性 | 第35-37页 |
| ·对技术的认识由单一转向多元 | 第35-36页 |
| ·以人为主体自然为客体的二元思维 | 第36页 |
| ·从社会各个方面分析技术的推动作用 | 第36-37页 |
| ·休谟技术观的局限性 | 第37-40页 |
| 结论 | 第40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43-44页 |
| 致谢 | 第44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