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.绪论 | 第9-22页 |
1.1 复合电沉积概述 | 第9-13页 |
1.1.1 复合共沉积的机理 | 第10-11页 |
1.1.2 复合共沉积的数学模型 | 第11-13页 |
1.2 复合电沉积中超声的施加 | 第13-19页 |
1.2.1 超声在电沉积中的作用机理 | 第13-15页 |
1.2.2 超声在复合沉积中对颗粒分散的影响 | 第15-17页 |
1.2.3 超声作用对镀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| 第17页 |
1.2.4 超声作用镀层对镀层机械性能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2.5 超声对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1.3 ZrO_2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4 选题背景 | 第20页 |
1.5 研究内容与目的 | 第20-22页 |
2.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| 第22-27页 |
2.1 复合镀层的制备和工艺参数的优化 | 第22-23页 |
2.1.1 电沉积溶液的制备与工艺参数的选择 | 第22页 |
2.1.2 不同工艺参数下镀层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2.2 复合沉积过程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| 第23-25页 |
2.2.1 阴极极化曲线测试 | 第24页 |
2.2.2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| 第24页 |
2.2.3 计时电流曲线测试 | 第24-25页 |
2.3 镀层性能的检测 | 第25-27页 |
2.3.1 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| 第25页 |
2.3.2 XRD | 第25页 |
2.3.3 硬度测试 | 第25页 |
2.3.4 电化学腐蚀测试 | 第25页 |
2.3.5 纳米压痕测试 | 第25页 |
2.3.6 摩擦磨损实验 | 第25-27页 |
3.复合电沉积层的制备与电沉积工艺参数的优化 | 第27-41页 |
3.1 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1.1 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1.2 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1.3 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3.2 ZrO_2浓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3.2.1 ZrO_2浓度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2.2 ZrO_2浓度对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2.3 ZrO_2浓度对镀层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3 超声功率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3.3.1 超声功率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3.2 超声功率对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3.3 超声功率对镀层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4 镀液温度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3.4.1 镀液温度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4.2 镀液温度对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3.4.3 镀液温度对镀层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5 电镀时间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3.5.1 电镀时间对镀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3.5.2 电镀时间对镀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3.5.3 电镀时间对镀层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4.沉积过程电化学分析 | 第41-46页 |
4.1 复合沉积的线性扫描伏安测试 | 第41-42页 |
4.2 复合沉积的循环扫描伏安测试 | 第42-44页 |
4.3 复合沉积的交流阻抗测试 | 第44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.Ni-Co/ZrO_2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表征 | 第46-55页 |
5.1 Ni-Co/ZrO_2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2 Ni-Co/ZrO_2复合镀层的截面形貌及成分分析 | 第48-52页 |
5.3 Ni-Co/ZrO_2复合镀层的结构及成分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6.Ni-Co/ZrO_2复合镀层的性能测试 | 第55-61页 |
6.1 纳米压痕测试 | 第55-56页 |
6.2 耐蚀性测试 | 第56-57页 |
6.3 耐磨性测试 | 第57-6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7.结论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