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文字信息处理论文

融合多特征聚类的垃圾微博检测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8-17页
    1.1 垃圾用户及垃圾微博第8-10页
    1.2 垃圾微博的危害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URL解析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黑名单分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基于用户分析的垃圾识别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基于微博特征分析的垃圾微博识别第14-15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第15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5-17页
2 研究相关理论和算法第17-23页
    2.1 机器学习概述第17页
    2.2 支持向量机算法第17-19页
    2.3 Simhash算法第19-21页
    2.4 DBSCAN算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3 多特征抽取和分析第23-40页
    3.1 微博特征抽取和分析第23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文本特征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联系方式特征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符号特征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微博时间特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微博提及和话题特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微博响应特征第32-33页
    3.2 用户特征抽取和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用户时间特征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用户荣誉特征第35-38页
    3.3 特征汇总第3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4 融合多特征聚类的垃圾微博检测第40-52页
    4.1 垃圾微博的定义第40页
    4.2 研究设计目标第40-45页
    4.3 微博数据预处理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第三方联系方式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微博文本语义提取第47-48页
    4.4 微博数据的聚类及簇特征的提取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相似微博的聚类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簇的过滤清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簇特征的提取第50页
    4.5 垃圾微博的识别分类第50-5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5 实验和评估第52-65页
    5.1 实验数据集第52-53页
    5.2 微博文本的聚类及结果第53-56页
    5.3 评价指标介绍第56-57页
    5.4 分类结果展示及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5.5 实验对比第59-64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64-65页
6 总结与展望第65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附录第72页
    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:第72页
    B.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: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图像加密域大容量信息隐藏方案设计和实现
下一篇: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