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PT系统电能质量控制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8-12页 |
1.2.1 ICPT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2 电能质量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谐波的定义和量化 | 第12-14页 |
1.3.1 谐波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1.3.2 谐波的量化 | 第13页 |
1.3.3 谐波的来源和危害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4页 |
1.4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4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2 ICPT系统电能质量研究 | 第16-25页 |
2.1 ICPT系统基本原理 | 第16-17页 |
2.2 ICPT系统基本电路结构 | 第17-19页 |
2.2.1 整流滤波电路 | 第17页 |
2.2.2 调压电路 | 第17-18页 |
2.2.3 高频逆变电路 | 第18页 |
2.2.4 谐振补偿网络 | 第18-19页 |
2.3 ICPT系统的谐波分析 | 第19-23页 |
2.4 谐波抑制的主要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4.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| 第23页 |
2.4.2 无源滤波技术 | 第23-24页 |
2.4.3 有源滤波技术 | 第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ICPT系统谐波抑制方案研究 | 第25-40页 |
3.1 有源滤波技术 | 第25-30页 |
3.1.1 有源滤波的基本思想 | 第25页 |
3.1.2APF的分类 | 第25-30页 |
3.2 传统的APF电路及工作原理 | 第30-34页 |
3.2.1 传统的APF的拓扑结构及原理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2 APF输出电压的约束关系 | 第33-34页 |
3.3 改进型直流侧APF | 第34-39页 |
3.3.1 改进型直流侧APF的拓扑结构 | 第34-35页 |
3.3.2 改进型直流侧APF的工作原理 | 第35-38页 |
3.3.3 改进型DC侧APF功率流向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4 ICPT系统的APF控制策略研究 | 第40-51页 |
4.1 引言 | 第40页 |
4.2 谐波电流检测算法 | 第40-46页 |
4.2.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法 | 第40-42页 |
4.2.2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算法 | 第42-46页 |
4.3 电流控制策略研究 | 第46-50页 |
4.3.1 基本控制方式简述 | 第46-47页 |
4.3.2 系统控制量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4.3.3APF的滞环控制策略 | 第48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ICPT系统电能质量控制方法仿真研究 | 第51-60页 |
5.1 主电路参数的选取 | 第51-53页 |
5.1.1 储能电容值的选取 | 第51-52页 |
5.1.2 电感值的选取 | 第52-53页 |
5.2 仿真验证 | 第53-59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60-61页 |
6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附录 | 第67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| 第67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