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用水二氧化氯副产物亚氯酸盐在线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2 二氧化氯无机消毒副产物去除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1.2.1 氧化法 | 第10-11页 |
1.2.2 还原法 | 第11-12页 |
1.2.3 吸附法 | 第12页 |
1.3 二氧化氯无机消毒副产物生成控制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1.3.1 发生器性能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3.2 与其他氧化剂联用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3.3 在线控制投加量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8-29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8-20页 |
2.1.1 实验仪器与药品 | 第18-19页 |
2.1.2 实验相关原料 | 第19-20页 |
2.2 实验装置 | 第20-24页 |
2.2.1 二氧化氯制备装置 | 第20-21页 |
2.2.2 配水实验反应装置 | 第21-22页 |
2.2.3 在线控制系统装置 | 第22-23页 |
2.2.4 全流程实验工艺与设备 | 第23-24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.1 二氧化氯与水中物质反应实验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3.2 二氧化氯与原水反应实验方法 | 第25页 |
2.3.3 在线控制系统中试实验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4 指标检测及分析方法 | 第26-29页 |
2.4.1 二氧化氯和游离氯浓度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4.2 亚氯酸根和氯酸根测定 | 第27页 |
2.4.3 叶绿素浓度测定 | 第27-28页 |
2.4.4 主要水质指标测定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二氧化氯无机副产物前体物初步探索 | 第29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前体物筛选 | 第29-31页 |
3.3 典型还原性无机物 | 第31-36页 |
3.3.1 亚铁离子 | 第31-33页 |
3.3.2 二价锰离子 | 第33-36页 |
3.4 藻类 | 第36-38页 |
3.4.1 反应浓度 | 第36-37页 |
3.4.2 反应时间 | 第37-38页 |
3.5 典型有机物 | 第38-44页 |
3.5.1 反应浓度 | 第38-39页 |
3.5.2 反应时间 | 第39-43页 |
3.5.3 其他因素 | 第43-4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亚氯酸盐生成规律及在线系统搭建 | 第46-69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不同前体物组合对亚氯酸盐生成影响 | 第46-52页 |
4.2.1 藻类与二价锰离子 | 第46-47页 |
4.2.2 藻类和亚铁离子 | 第47-48页 |
4.2.3 藻类和典型有机物 | 第48-49页 |
4.2.4 典型有机物与亚铁离子 | 第49-50页 |
4.2.5 典型有机物与二价锰离子 | 第50-51页 |
4.2.6 铁离子与二价锰离子 | 第51-52页 |
4.3 二氧化氯消耗和亚氯酸盐预测模型 | 第52-63页 |
4.3.1 还原性无机物 | 第52-55页 |
4.3.2 藻类 | 第55-57页 |
4.3.3 有机物 | 第57-59页 |
4.3.4 模拟原水 | 第59-63页 |
4.4 系统搭建 | 第63-68页 |
4.4.1 系统结构介绍 | 第63-64页 |
4.4.2 系统主体设计 | 第64-65页 |
4.4.3 系统调试运行 | 第65-6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5章 二氧化氯在线控制系统全流程研究 | 第69-83页 |
5.1 引言 | 第69页 |
5.2 连续流工艺实验参数优化 | 第69-73页 |
5.2.1 混凝剂参数优化 | 第69-71页 |
5.2.2 二氧化氯投加量优化 | 第71-73页 |
5.3 全流程二氧化氯在线工艺中试研究 | 第73-79页 |
5.3.1 工艺启动与运行 | 第73-74页 |
5.3.2 工艺处理效能 | 第74-77页 |
5.3.3 消毒副产物超标风险 | 第77-79页 |
5.4 二氧化氯在线控制系统效能 | 第79-8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