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AgNWs-WO3柔性电致变色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透明电极材料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金属氧化物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碳材料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导电聚合物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金属纳米线第11页
    1.3 银纳米线的合成与透明电极的制备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银纳米线的合成方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第14-17页
    1.4 WO_3电致变色机理及薄膜制备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WO_3电致变色机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WO_3电致变色薄膜制备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1.5 基于银纳米线电极电致变色薄膜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与研究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2.1 主要的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3页
    2.2 主要的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3-24页
    2.3 材料成分和微观形貌的表征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25页
    2.4 透明电极的性能测试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紫外-可见-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银纳米线电极的电学性能测试第25-26页
    2.5 材料电化学和电致变色性能的测试方法第26-27页
第3章 银纳米线的制备及表征第27-40页
    3.1 银纳米线的制备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各实验参量对银纳米线形貌的影响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形核控制剂NaCl加入量的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形貌控制剂PVP分子量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3.3 银纳米线的分离第37-38页
    3.4 银纳米线的结构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银纳米线透明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40-54页
    4.1 AgNWs/Glass透明电极的制备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旋涂法制备AgNWs/Glass透明电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滴涂法制备AgNWs/Glass透明电极及形貌表征第41-44页
    4.2 AgNWs柔性电极的制备、表征及其性能研究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gNWs/PET电极的制备、表征及性能研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AgNWs/PC电极的制备、表征及性能研究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两种柔性电极的的性能对比第52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2-54页
第5章 AgNWs-WO_3透明电极电致变色薄膜的制备、表征及性能研究第54-67页
    5.1 WO_3电致变色层的制备及表征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电子束蒸镀法制备WO_3薄膜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WO_3薄膜的表征第55-56页
    5.2 电压窗口的选择第56-58页
    5.3 WO_3层厚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WO_3层厚度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WO_3层厚度对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5.4 电致变色薄膜的机械弯折性能研究第63-65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65-67页
结论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密度玻璃/酚醛复合材料常温及高温压缩性能研究
下一篇: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4D打印血管支架的力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