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3-24页 |
1.1 毛细管电泳 | 第13-19页 |
1.1.1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历史 | 第13-15页 |
1.1.2 毛细管电泳基本原理 | 第15-16页 |
1.1.3 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 | 第16-18页 |
1.1.4 毛细管电泳应用方向 | 第18-19页 |
1.2 毛细管电泳的进样方式 | 第19-21页 |
1.2.1 流体力学进样 | 第19-20页 |
1.2.2 电迁移进样 | 第20页 |
1.2.3 扩散进样 | 第20页 |
1.2.4 电堆积进样 | 第20-21页 |
1.3 阀进样技术 | 第21-22页 |
1.3.1 毛细管电泳阀进样技术的历史沿革 | 第21-22页 |
1.3.2 纳流阀 | 第22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系统的搭建与优化 | 第24-48页 |
2.1 研究背景 | 第24页 |
2.2 系统的搭建 | 第24-29页 |
2.2.1 系统的组成模块 | 第24-27页 |
2.2.1.1 注射泵 | 第24-25页 |
2.2.1.2 进样阀 | 第25-26页 |
2.2.1.3 紫外检测器 | 第26页 |
2.2.1.4 高压电源 | 第26-27页 |
2.2.1.5 自动进样器 | 第27页 |
2.2.1.6 毛细管柱温箱 | 第27页 |
2.2.1.7 其他部件 | 第27页 |
2.2.2 样品和试剂 | 第27页 |
2.2.3 系统搭建过程 | 第27-28页 |
2.2.4 系统运行过程 | 第28-29页 |
2.3 系统的优化 | 第29-47页 |
2.3.1 电隔离槽的优化 | 第29-34页 |
2.3.1.1 基本原理 | 第29-30页 |
2.3.1.2 制作过程 | 第30-31页 |
2.3.1.3 结构优化 | 第31-33页 |
2.3.1.4 导电液的考察 | 第33-34页 |
2.3.2 电压与流速关系的考察 | 第34-37页 |
2.3.3 柱效的考察 | 第37-43页 |
2.3.3.1 实验准备 | 第37页 |
2.3.3.2 实验过程 | 第37页 |
2.3.3.3 实验结果 | 第37-43页 |
2.3.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3页 |
2.3.4 重复性考察 | 第43-44页 |
2.3.4.1 实验准备 | 第43页 |
2.3.4.2 实验过程 | 第43-44页 |
2.3.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4页 |
2.3.5 与传统CE的比较 | 第44-47页 |
2.3.5.1 实验准备 | 第44页 |
2.3.5.2 实验过程 | 第44-47页 |
2.3.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7页 |
2.4 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QCE系统与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联用 | 第48-61页 |
3.1 研究背景 | 第48-49页 |
3.2 微流蒸发光散射检测技术(μELSD) | 第49-51页 |
3.2.1 背景介绍 | 第49页 |
3.2.2 雾化技术 | 第49-50页 |
3.2.3 蒸发 | 第50-51页 |
3.3 联用过程 | 第51-61页 |
3.3.1 加电方式的考察 | 第51-52页 |
3.3.2 接.方式的考察 | 第52-55页 |
3.3.3 实验考察 | 第55-60页 |
3.3.3.1 稳定性实验 | 第55-57页 |
3.3.3.2 样品分离实验 | 第57-58页 |
3.3.3.3 μELSD信号影响因素的考察 | 第58-60页 |
3.3.4 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四章 高精度定量毛细管电泳系统对减肥产品中非法添加剂的检测 | 第61-70页 |
4.1 研究背景 | 第61-62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62-63页 |
4.2.1 仪器、试剂与材料 | 第62-63页 |
4.2.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| 第63页 |
4.2.3 实际样品前处理 | 第63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3-69页 |
4.3.1 qCE系统的搭建 | 第63-64页 |
4.3.2 qCE系统最佳条件的选择 | 第64-65页 |
4.3.3 分离条件的优化 | 第65-67页 |
4.3.3.1 缓冲液的考察 | 第65-66页 |
4.3.3.2 温度的选择 | 第66页 |
4.3.3.3 流速和电压的选择 | 第66-67页 |
4.3.4 方法学考察 | 第67-69页 |
4.3.4.1 线性关系 | 第67页 |
4.3.4.2 精密度实验 | 第67-68页 |
4.3.4.3 加标回收率 | 第68-69页 |
4.3.5 实际样品分析 | 第69页 |
4.4 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