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动机缸盖蠕墨铸铁蠕化工艺、组织及性能的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蠕墨铸铁概述 | 第13-19页 |
1.2.1 蠕墨铸铁发展状况 | 第13-14页 |
1.2.2 组织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| 第14-16页 |
1.2.3 蠕墨铸铁的性能 | 第16-17页 |
1.2.4 蠕化处理工艺 | 第17-19页 |
1.3 蠕墨铸铁生产存在的问题 | 第19页 |
1.4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1.4.1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材料选择及实验方案 | 第22-32页 |
2.1 实验材料的选择 | 第22-25页 |
2.1.1 炉料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2.1.2 蠕化剂的选择 | 第23-24页 |
2.1.3 孕育剂的选择 | 第24-25页 |
2.2 熔炼及试样的制备 | 第25-28页 |
2.2.1 原铁液的熔炼 | 第25-27页 |
2.2.2 蠕化孕育方式 | 第27页 |
2.2.3 浇注试样 | 第27-28页 |
2.3 分析测试内容及方法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蠕化工艺对组织的影响 | 第32-50页 |
3.1 蠕化剂、孕育剂种类对组织的影响 | 第32-40页 |
3.1.1 稀土镁、高钙钡搭配使用 | 第32-35页 |
3.1.2 稀土镁、钙钡搭配使用 | 第35-37页 |
3.1.3 稀土镁、稀土硅、钙钡搭配使用 | 第37-40页 |
3.2 炉料成分对蠕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| 第40-45页 |
3.2.1 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 | 第40-42页 |
3.2.2 碳当量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| 第42页 |
3.2.3 合金元素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3.3 壁厚对蠕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3.4 Q235钢做炉料对组织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3.4.1 制备方案 | 第46-47页 |
3.4.2 原铁液合金成分的波动 | 第47页 |
3.4.3 蠕化后的基体组织 | 第47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四章 蠕墨铸铁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4.1 蠕化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2 铁素体体积分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柴油发动机缸盖试制 | 第54-66页 |
5.1 缸盖的制备方法 | 第54-57页 |
5.1.1 炉料 | 第54页 |
5.1.2 熔炼及蠕化处理 | 第54-55页 |
5.1.3 造型和浇注 | 第55-57页 |
5.2 铸件缺陷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| 第57-61页 |
5.2.1 气缩孔缺陷的产生 | 第57-58页 |
5.2.2 气缩孔缺陷的解决方法 | 第58-61页 |
5.3 缸盖蠕化率的检测 | 第61页 |
5.4 缸盖的力学性能 | 第61-6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6.1 结论 | 第66-67页 |
6.2 展望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