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学术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应用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理论价值 | 第13页 |
1.2.2 实践价值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思路 | 第14-19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3.4 论文结构 | 第16-19页 |
2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9-44页 |
2.1 产业发展基本理论回顾 | 第19-27页 |
2.1.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1.2 产业集群理论 | 第20-22页 |
2.1.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| 第22-25页 |
2.1.4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1.5 小结 | 第26-27页 |
2.2 城镇化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7-32页 |
2.2.1 城镇化概述 | 第27-28页 |
2.2.2 新型城镇化 | 第28-30页 |
2.2.3 城市群城镇化 | 第30-31页 |
2.2.4 小城镇建设 | 第31-32页 |
2.2.5 小结 | 第32页 |
2.3 城镇空间结构理论 | 第32-39页 |
2.3.1 单一城镇空间结构理论 | 第33-34页 |
2.3.2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| 第34-36页 |
2.3.3 小城镇空间结构理论 | 第36-38页 |
2.3.4 小结 | 第38-39页 |
2.4 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结构关系综述 | 第39-44页 |
2.4.1 产业发展对城镇空间结构作用研究 | 第39-40页 |
2.4.2 城镇空间结构影响产业发展研究 | 第40-41页 |
2.4.3 产业与城镇空间结构互促发展研究 | 第41-43页 |
2.4.4 小结 | 第43-4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4页 |
3 浙江省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| 第44-53页 |
3.1 浙江省产业发展概况 | 第45-47页 |
3.2 浙江省城镇化发展概况 | 第47-49页 |
3.3 浙江省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现状 | 第49-52页 |
3.3.1 相关系数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3.2 耦合协调性分析 | 第50-5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4 产业发展影响城镇建设的实证研究 | 第53-63页 |
4.1 理论机理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2 指标介绍 | 第54-57页 |
4.2.1 产业结构演进的城市化响应强度 | 第54-55页 |
4.2.2 主导产业划分依据 | 第55-57页 |
4.3 响应强度的总体演变特征 | 第57-59页 |
4.4 响应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9-6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5 城镇空间结构演化影响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| 第63-76页 |
5.1 理论机理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2 城镇空间结构的测度与特征 | 第65-72页 |
5.2.1 集散度 | 第65-66页 |
5.2.2 中心度 | 第66-68页 |
5.2.3 城镇相互作用指数 | 第68-70页 |
5.2.4 道路网密度 | 第70-71页 |
5.2.5 城镇空间结构的总体规律 | 第71-72页 |
5.3 城镇空间结构演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研究 | 第72-7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6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76-81页 |
6.1 结论 | 第76-78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78-81页 |
6.2.1 加强区域联系,消除发展的地域差异 | 第78-79页 |
6.2.2 依据区域主导产业,因地制宜进行城镇发展 | 第79-80页 |
6.2.3 顺应人口郊区化进程,推动各县多中心发展 | 第80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工作和获得的学术成果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