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美学论文--美学理论论文--美学哲学基础论文

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美学思想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(一)选题缘由第8-9页
    (二)选题价值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理论价值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.实践价值第9-10页
    (三)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(四)论文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基本框架第12-13页
    (五)论文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(六)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3页
    (七)概念的界定第13-15页
一、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的写作背景第15-18页
    (一)工业革命与无产阶级的形成第15页
    (二)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财产第15-16页
    (三)莱茵报时期第16-18页
二、马克思美学思想的萌芽第18-22页
    (一)美学思想渊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对黑格尔的批判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《手稿》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中的地位第20-22页
三、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中的美学思想第22-32页
    (一)审美的出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人与“自然的人化”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美感的形成第23-24页
    (二)美的产生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不同层面上的“劳动”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内在自然人化”与“外在自然人化”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异化劳动不能产生美第26-27页
    (三)美的规律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美的规律的提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美与两种尺度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美的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第29-30页
    (四)美的实现第30-32页
四、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第32-41页
    (一)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对列斐伏尔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对马尔库塞的影响第33-35页
    (二)对国内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对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对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对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对刘纲纪美学思想的影响第39-41页
五、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的美学革新第41-45页
    (一)向唯物史观的跨越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探索形而上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历史唯物主义的坚石第41-42页
    (二)主客二元对立的终结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主客体二元对立是预设的泥潭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从主客二元对立到统一第43页
    (三)抽象理性的终结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抽象理性的对与错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感性世界的真正确立第44-45页
六、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第45-48页
    (一)当代美学思想的发源地第45-46页
    (二)当代美学发展的理论根基第46页
    (三)新时代条件下的新阐发第46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注释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尊对异常进食行为的影响:有调节的中介模型
下一篇:汉末魏晋的瘟疫及其与早期道教嬗变关系的考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