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“00后”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技术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社会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流程第12-13页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-26页
    2.1 社交媒体使用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交媒体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青少年与社交媒体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交媒体使用的测量第14-15页
    2.2 社会支持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社会支持的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社会支持的测量第16-17页
    2.3 自我同一性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社交媒体与自我同一性第20-21页
    2.4 主观幸福感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社会支持、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社交媒体与主观幸福感第23-2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4-26页
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设计第26-35页
    3.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问题提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研究思路第26-27页
    3.2 研究范畴界定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自变量界定:社交媒体使用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中介变量界定:社会支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中介变量界定:自我同一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因变量界定:主观幸福感第31页
    3.3 研究模型与假设第31-32页
    3.4 数据收集与分析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预测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分析方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中介作用的检验第33-35页
第四章 “00后”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概况第35-55页
    4.1 样本人口统计分布第35页
    4.2 “00后”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第35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社交媒体使用偏好与年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行为的相关性第44-45页
    4.3 “00后”青少年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第45-47页
    4.4 “00后”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建构第47-51页
    4.5 “00后”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第51-55页
第五章 “00后”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对其自我同一性的影响第55-72页
    5.1 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支持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社会支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社会支持第56-58页
    5.2 社交媒体使用与自我同一性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社交媒体使用动机与自我同一性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与自我同一性第59-60页
    5.3 社会支持在社交媒体使用对自我同一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第61-63页
    5.4 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社交媒体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第63-65页
    5.5 社会支持、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自我同一性与主观幸福感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第69-70页
    5.6 分析结果与汇总第70-72页
第六章 总结与探讨第72-79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“00后”青少年的更偏向社交媒体的信息获取功能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“00后”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发展较好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社会支持对自我同一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社会支持在社交媒体使用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社交媒体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受动机倾向决定第74页
    6.2 研究结果对媒介教育的启示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社会的媒介教育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家庭的陪伴支持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“00后”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第76-77页
    6.3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研究创新点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研究中的不足第77-78页
    6.4 研究展望及后续研究建议第78-79页
注释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5页
    外文文献第81-82页
    中文文献第82-85页
附录1 调查问卷第85-89页
附录2 访谈信息第89-91页
    一、访谈提纲第89页
    二、受访者信息第89-91页
致谢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汶川地震纪念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--以《人民日报》为例
下一篇:网络“喊麦”文化的群体互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