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5页 |
1.3.1 租赁自行车相关研究 | 第14-18页 |
1.3.2 交通服务领域的定价研究 | 第18-20页 |
1.3.3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研究 | 第20-24页 |
1.3.4 既有研究总结 | 第24-25页 |
1.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| 第25-28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25-26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城市租赁自行车系统运营模式研究 | 第28-42页 |
2.1 概述 | 第28-32页 |
2.1.1 发展历程 | 第28-29页 |
2.1.2 属性与定位 | 第29-30页 |
2.1.3 定价策略研究 | 第30-32页 |
2.2 城市租赁自行车运营机制 | 第32-39页 |
2.2.1 传统公共租赁自行车运营机制 | 第32-34页 |
2.2.2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机制 | 第34-39页 |
2.3 运营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政府购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的设计研究 | 第42-52页 |
3.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概述 | 第42-46页 |
3.1.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历史发展 | 第42-43页 |
3.1.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概念 | 第43页 |
3.1.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 | 第43-44页 |
3.1.4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方式 | 第44-45页 |
3.1.5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取得的成效 | 第45-46页 |
3.2 政府购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的必要性分析 | 第46-48页 |
3.2.1 适用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2.2 必要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3 政府购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的机制设计研究 | 第48-50页 |
3.3.1 流程设计 | 第48-49页 |
3.3.2 支付方式 | 第49-50页 |
3.3.3 监督考核 | 第5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城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双层规划定价模型 | 第52-76页 |
4.1 相关定价模型理论及适用性分析 | 第52-57页 |
4.2 模型假设及参数定义 | 第57-61页 |
4.2.1 模型基本假设 | 第57-58页 |
4.2.2 模型基本参数 | 第58-61页 |
4.3 模型一 | 第61-71页 |
4.3.1 约束条件 | 第61-62页 |
4.3.2 上层模型——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利润最大 | 第62-66页 |
4.3.3 下层模型——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 | 第66-71页 |
4.4 模型二 | 第71-73页 |
4.4.1 上层模型——租赁自行车社会福利最大化 | 第71-72页 |
4.4.2 下层模型——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 | 第72-73页 |
4.5 求解算法 | 第73-7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五章 算例分析 | 第76-95页 |
5.1 算例设计 | 第76-80页 |
5.1.1 网络设计 | 第76-77页 |
5.1.2 参数设置 | 第77-80页 |
5.2 结果分析 | 第80-93页 |
5.2.1 算例结果 | 第80-84页 |
5.2.2 参数灵敏度分析 | 第84-93页 |
5.3 政策建议 | 第93-9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95-96页 |
6.1.1 研究成果总结 | 第95-96页 |
6.1.2 创新点总结 | 第96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| 第104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附件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