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4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5-20页 |
1.2.1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演替规律的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2.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1.2.3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2.4 浮游植物生长生态动力学研究的进展 | 第19页 |
1.2.5 塌陷湖泊浮游植物的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3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1-22页 |
2 塌陷湖泊水质特征分析 | 第22-28页 |
2.1 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1.1 研究站点概况与采样调查时间 | 第22-23页 |
2.1.2 水质采集与调查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 研究站点水质特征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 研究站点富营养化状态分析 | 第26-28页 |
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| 第28-44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1.1 浮游植物样品采集与鉴定 | 第28页 |
3.1.2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| 第29-36页 |
3.2.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2.2 浮游植物密度组成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.3 浮游植物生物量组成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.4 浮游植物优势种类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3 浮游植物的多样性与均匀度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4 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| 第37-42页 |
3.4.1 HXH站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4.2 PXPJ站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4.3 PXXQ站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5 讨论 | 第42-44页 |
4 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分析 | 第44-54页 |
4.1 研究站点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与生物量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2 浮游植物功能群组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3 讨论 | 第51-54页 |
5 浮游植物生长动力学研究 | 第54-66页 |
5.1 研究方法 | 第54-56页 |
5.1.1 浮游植物优势种培养 | 第54页 |
5.1.2 浮游植物室内培养实验方案 | 第54-55页 |
5.1.3 生长动力学模型 | 第55-56页 |
5.2 营养限制下藻类生长动力学 | 第56-58页 |
5.2.1 N限制下的营养动力学 | 第56-57页 |
5.2.2 P限制下的营养动力学 | 第57-58页 |
5.3 温度限制下藻类生长动力学 | 第58-60页 |
5.4 光照限制下藻类生长动力学 | 第60-61页 |
5.5 浮游植物生态动力学模型 | 第61-63页 |
5.6 讨论 | 第63-6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