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融资平台法律监管问题研究--从宏观审慎角度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1页 |
(一)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(二) 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一、地方融资平台法律监管必要性分析 | 第11-19页 |
(一) 地方融资平台与财政失衡 | 第11-14页 |
(二)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考量 | 第14-17页 |
1、国家体制风险 | 第14-15页 |
2、地方融资风险 | 第15页 |
3、其它风险 | 第15-17页 |
(三) 归纳认识 | 第17-19页 |
二、宏观审慎法律监管:一种应然选择 | 第19-28页 |
(一) 学界的争议及其缺陷 | 第19-21页 |
1、政治经济条件不足 | 第20页 |
2、信用条件不足 | 第20页 |
3、社会条件不足 | 第20-21页 |
(二) 微观监管的必要性与不足 | 第21-23页 |
1、微观审慎监管盲点 | 第21-22页 |
2、更多监管盲点 | 第22-23页 |
(三) 宏观审慎法律监管,选择与适用 | 第23-28页 |
1、原因分析 | 第23-25页 |
2、宏观审慎法律监管之适用路径 | 第25-26页 |
3、小结:三方博弈 | 第26-28页 |
三、地方融资平台宏观审慎监管之法律构建 | 第28-40页 |
(一) 监管:法律缺位下的微观政策 | 第28-29页 |
1、国家政策 | 第28-29页 |
2、国务院意见 | 第29页 |
(二) 审慎监管法律构建:国外经验 | 第29-33页 |
1、美国模式 | 第30-31页 |
2、日本模式 | 第31-32页 |
3、巴西模式 | 第32-33页 |
(三) 宏观审慎监管:法律构建与本土需求 | 第33-39页 |
1、立法与边界 | 第33-35页 |
2、单一制监管机构的构建 | 第35-36页 |
3、风险预警机制构建 | 第36-38页 |
4、问责机制构建 | 第38-39页 |
(四) 小结 | 第39-40页 |
四 结论:以自由看待发展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