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3H和HCT下调转基因杨树木材细胞壁结构与性能研究
| 摘要 | 第5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31页 |
| 1.1 引言 | 第18-2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9页 |
| 1.2.1 木材形成与基因工程 | 第20-21页 |
| 1.2.2 基因改良对木材化学组成的影响 | 第21-25页 |
| 1.2.3 基因改良对木材构造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| 1.2.4 基因改良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| 1.3.1 研究目标 | 第29页 |
| 1.3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9-30页 |
| 1.3.3 重点解决的问题 | 第30页 |
| 1.4 技术路线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章 转基因杨木生长和构造特征 | 第31-40页 |
| 2.1 引言 | 第31-32页 |
| 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
| 2.2.1 试验材料 | 第32-34页 |
| 2.2.2 试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| 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2.3.1 植株高度、地径和节间数 | 第35-36页 |
| 2.3.2 单位面积导管数 | 第36-37页 |
| 2.3.3 横切面胞壁率 | 第37-38页 |
| 2.4 讨论 | 第38页 |
| 2.5 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第三章 转基因杨木纳米孔隙结构和纤维素结晶结构 | 第40-50页 |
| 3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| 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1-43页 |
| 3.2.1 试验材料 | 第41页 |
| 3.2.2 试验方法 | 第41-43页 |
| 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8页 |
| 3.3.1 纳米孔隙结构 | 第43-46页 |
| 3.3.2 纤维素结晶结构 | 第46-48页 |
| 3.4 讨论 | 第48-49页 |
| 3.5 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四章 转基因杨木化学组分 | 第50-63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0-51页 |
| 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3页 |
| 4.2.1 试验材料 | 第51页 |
| 4.2.2 试验方法 | 第51-53页 |
| 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60页 |
| 4.3.1 红外光谱法分析木质素含量变化 | 第53-55页 |
| 4.3.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木质素含量变化 | 第55-58页 |
| 4.3.3 乙酰溴法木质素含量 | 第58-59页 |
| 4.3.4 单糖组分分析 | 第59-60页 |
| 4.4 讨论 | 第60-61页 |
| 4.5 小结 | 第61-63页 |
| 第五章 转基因杨木木质素结构和单体比例 | 第63-82页 |
| 5.1 引言 | 第63-64页 |
| 5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4-67页 |
| 5.2.1 试验材料 | 第64-65页 |
| 5.2.2 试验方法 | 第65-67页 |
| 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67-79页 |
| 5.3.1 木质素二维核磁共振分析 | 第67-73页 |
| 5.3.2 木质素热解-气相色谱/质谱分析 | 第73-79页 |
| 5.4 讨论 | 第79-80页 |
| 5.5 小结 | 第80-82页 |
| 第六章 转基因杨木木材密度和细胞壁力学性能 | 第82-93页 |
| 6.1 引言 | 第82-83页 |
| 6.2 材料与方法 | 第83-86页 |
| 6.2.1 试验材料 | 第83页 |
| 6.2.2 试验方法 | 第83-86页 |
| 6.3 结果与分析 | 第86-90页 |
| 6.3.1 基本密度(BD)和细胞壁基本密度 | 第86-88页 |
| 6.3.2 细胞壁力学性能 | 第88-90页 |
| 6.4 讨论 | 第90-92页 |
| 6.5 小结 | 第92-93页 |
| 第七章 转基因杨木细胞壁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| 第93-98页 |
| 7.1 引言 | 第93页 |
| 7.2 材料与方法 | 第93-94页 |
| 7.2.1 研究材料 | 第93-94页 |
| 7.2.2 研究方法 | 第94页 |
| 7.3 结果与分析 | 第94-96页 |
| 7.4 小结 | 第96-98页 |
|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8-103页 |
| 8.1 结论 | 第98-101页 |
| 8.2 创新点 | 第101页 |
| 8.3 展望与建议 | 第101-10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3-115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115-116页 |
|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| 第116-118页 |
| 致谢 | 第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