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综述 | 第13-20页 |
2.1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机制 | 第13-15页 |
2.1.1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起源学说 | 第13-14页 |
2.1.2 基因突变与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2.2 多灶性PTC的术前诊断 | 第15-17页 |
2.3 多灶性PTC的手术治疗 | 第17-19页 |
2.4 多灶性PTC的预后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4页 |
3.1 文献检索 | 第20页 |
3.2 纳入标准 | 第20页 |
3.3 排除的标准 | 第20-21页 |
3.4 文献筛选 | 第21页 |
3.5 数据提取 | 第21-22页 |
3.6 质量评价 | 第22页 |
3.7 统计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7.1 统计学方法 | 第22-23页 |
3.7.2 敏感性分析 | 第23页 |
3.7.3 发表偏倚 | 第23-24页 |
第4章 结果 | 第24-43页 |
4.1 文献检索结果 | 第24-25页 |
4.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| 第25-29页 |
4.3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性 | 第29-36页 |
4.3.1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年龄的差异性 | 第29页 |
4.3.2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性别的差异性 | 第29-30页 |
4.3.3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肿瘤腺外侵犯的差异性 | 第30-31页 |
4.3.4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性 | 第31-32页 |
4.3.5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临床分期的差异性 | 第32-33页 |
4.3.6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差异性 | 第33-34页 |
4.3.7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合并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差异性 | 第34-35页 |
4.3.8 多灶性PTC与单灶性PTC患者远处转移的差异性 | 第35-36页 |
4.4 敏感性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5 发表偏倚 | 第41页 |
4.6 异质性的处理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43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5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