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13-35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1.2 场地效应及粘土动力特性 | 第15-23页 |
| 1.2.1 场地效应 | 第15-17页 |
| 1.2.2 土体动力特性 | 第17-21页 |
| 1.2.3 粘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| 1.3 粘土场地地震响应研究方法与现状 | 第23-32页 |
| 1.3.1 地震事件调研 | 第24-27页 |
| 1.3.2 动力模型试验 | 第27-29页 |
| 1.3.3 数值模拟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32-35页 |
| 2 离心模型试验弹性波测试及土体状态联合表征 | 第35-62页 |
| 2.1 引言 | 第35-36页 |
| 2.2 压缩元传感器机电设计 | 第36-47页 |
| 2.2.1 弹性波测试原理及离心机应用方法 | 第36-38页 |
| 2.2.2 压缩元传感器的优化设计与制作 | 第38-41页 |
| 2.2.3 压缩元简化振动模型及其理论解 | 第41-47页 |
| 2.3 压缩元传感器测试性能验证 | 第47-54页 |
| 2.3.1 流体介质压缩波测试 | 第47-48页 |
| 2.3.2 不同应力状态砂土压缩波测试 | 第48-51页 |
| 2.3.3 不同饱和度状态砂土压缩波测试 | 第51-54页 |
| 2.4 离心模型试验土体状态联合表征初步探究 | 第54-60页 |
| 2.4.1 黄土降雨离心模型试验准备 | 第54-57页 |
| 2.4.2 降雨过程模型土体状态变化监测 | 第57-60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3 深厚软粘土水平场地地震响应离心试验模拟及数值分析 | 第62-106页 |
| 3.1 引言 | 第62页 |
| 3.2 粘土场地地震响应动力离心试验模拟 | 第62-73页 |
| 3.2.1 土体特性与模型制备 | 第63-66页 |
| 3.2.2 传感器布置与地震动输入 | 第66-67页 |
| 3.2.3 模型场地地震响应及其放大效应 | 第67-73页 |
| 3.3 DEEPSOIL软件计算性能验证 | 第73-89页 |
| 3.3.1 DEEPSOIL软件简介 | 第74-76页 |
| 3.3.2 离心模型试验粘土动力特性反分析 | 第76-84页 |
| 3.3.3 地震动输入及数值模拟正确性验证 | 第84-89页 |
| 3.4 场地响应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 | 第89-104页 |
| 3.4.1 场地模型建立和地震动输入 | 第90-92页 |
| 3.4.2 正弦波输入对应场地响应 | 第92-101页 |
| 3.4.3 地震波输入对应场地响应 | 第101-104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104-106页 |
| 4 灵敏性粘土倾斜场地地震响应及其滑坡位移 | 第106-141页 |
| 4.1 引言 | 第106-108页 |
| 4.2 萧山粘土CIU试验研究和应变软化模型 | 第108-115页 |
| 4.2.1 场地条件和土体取样 | 第108-109页 |
| 4.2.2 萧山粘土CIU试验过程及其结果 | 第109-113页 |
| 4.2.3 灵敏性粘土应变软化模型 | 第113-115页 |
| 4.3 数值模拟方法和场地数值模型 | 第115-127页 |
| 4.3.1 问题界定与基本假设 | 第116-118页 |
| 4.3.2 土体性质和模型参数 | 第118-121页 |
| 4.3.3 地震动输入 | 第121-122页 |
| 4.3.4 数值算例结果说明 | 第122-127页 |
| 4.4 滑坡位移参数分析 | 第127-133页 |
| 4.4.1 扰动程度对滑坡位移的影响 | 第127-129页 |
| 4.4.2 扰动深度对滑坡位移的影响 | 第129-133页 |
| 4.5 场地地震响应参数分析 | 第133-139页 |
| 4.5.1 扰动程度对场地地震响应的影响 | 第134-138页 |
| 4.5.2 扰动深度对场地地震响应的影响 | 第138-139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139-141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141-146页 |
| 5.1 主要结论 | 第141-144页 |
| 5.2 进一步研究工作建议 | 第144-1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46-167页 |
|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 | 第1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