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行使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一、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理论分析 | 第14-22页 |
(一) 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权利性质 | 第14-16页 |
1. 形成权 | 第14页 |
2. 请求权 | 第14-15页 |
3. 本文的观点 | 第15-16页 |
(二) 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来源及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1. 来源——资本多数决原则 | 第16-17页 |
2. 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(1) 股东忠实义务说 | 第17-18页 |
(2) 期待权理论 | 第18-19页 |
(3) 本文的观点 | 第19-20页 |
(三) 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价值 | 第20-22页 |
1. 保护少数股东利益,提供公平退出机制 | 第20-21页 |
2. 保护公司利益,提高公司决策效率 | 第21-22页 |
二、我国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2-30页 |
(一)立法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 《公司法》的规定 | 第22-23页 |
2. 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| 第23页 |
(二) 理论及实务中的问题剖析 | 第23-30页 |
1. 实体立法缺陷 | 第25-28页 |
(1) 主体立法缺陷 | 第25-26页 |
(2) 股东会决议的存在前提 | 第26页 |
(3) 股东回购权的适用范围 | 第26-28页 |
2. 程序立法缺陷 | 第28-30页 |
(1) 公司告知义务 | 第28页 |
(2) 异议股东提出异议 | 第28页 |
(3) 救济手段 | 第28-30页 |
三、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行使的立法完善建议 | 第30-40页 |
(一) 增加权利的适用主体范围 | 第30-33页 |
1. 无表决权的股东 | 第31-32页 |
2. 隐名股东 | 第32页 |
3. 继受股东 | 第32页 |
4. 未参加公司表决的股东 | 第32-33页 |
(二) 扩大异议股东的权利范围 | 第33-36页 |
1. 国外的异议股东回购权利范围 | 第33-34页 |
2. 增加有关触发事由的规定 | 第34-35页 |
3. 股份回购价格 | 第35-36页 |
4. 诉讼中的的举证责任分配 | 第36页 |
(三) 异议股东回购权行使的程序性规定 | 第36-40页 |
1. 公司书面告知异议股东 | 第37页 |
2. 股东参加股东会并提出书面异议 | 第37页 |
3. 异议股东提出书面回购请求 | 第37-38页 |
4. 不遵守程序的救济手段 | 第38-40页 |
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