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小组工作在增进城市社区邻里互动中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简要评述第15页
    1.4 理论基础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社会互动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系统理论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创新点第17-18页
第2章 X社区邻里互动现状及需求分析第18-23页
    2.1 X社区基本情况第18页
    2.2 X社区邻里互动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2.3 X社区邻里互动影响因素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2.4 X社区邻里互动需求分析第21-23页
第3章 邻里互动小组计划与介入过程第23-44页
    3.1 邻里互动小组工作介入计划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开展小组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小组成员遴选标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小组组员基本信息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小组活动场地选择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小组工作目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小组活动内容第25页
    3.2 增进社区邻里互动的小组工作介入过程第25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前期准备阶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初期阶段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中期阶段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后期阶段第38-41页
    3.3 增进社区邻里互动的小组工作过程评估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对小组活动筹备情况的评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对小组活动内容设计的评估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对社工表现的评估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对小组成员参与情况的评估第42-44页
第4章 小组工作结果评估与反思第44-51页
    4.1 结果评估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对小组成员外显行为变化情况的评估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对小组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第44-47页
    4.2 几点反思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介入成效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足之处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经验及启示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改进建议第48-49页
    4.3 结语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附录第53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Queer Utopian Conceptualizations in Shanghai: A Critical Analysis
下一篇:1970年以来加拿大华人社团与中加关系互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