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前言 | 第10页 |
1.2 染料废水污染及处理技术 | 第10-13页 |
1.2.1 染料简介 | 第10-11页 |
1.2.2 染料废水的处理技术 | 第11-13页 |
1.3 染料废水吸附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1.3.1 吸附剂材料 | 第13-14页 |
1.3.2 吸附剂制备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 吸附剂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18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18-20页 |
2.2.1 材料与试剂 | 第18-19页 |
2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19页 |
2.2.3 羧甲基壳聚糖微粒的制备流程 | 第19-20页 |
2.2.4 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表征 | 第20页 |
2.3 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特性 | 第20-26页 |
2.3.1 微球形貌 | 第20-21页 |
2.3.2 水油比对CCMSs制备影响 | 第21-23页 |
2.3.3 乳化剂用量对CCMSs微球形貌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3.4 搅拌速率对CCMSs微球的影响 | 第24-26页 |
2.4 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性能表征 | 第26-34页 |
2.4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6页 |
2.4.2 染料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6-27页 |
2.4.3 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2.4.4 微球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4.5 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4.6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30-31页 |
2.4.7 等温吸附实验研究 | 第31-33页 |
2.4.8 可重复利用性实验研究 | 第33-34页 |
2.5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聚多巴胺改性羧甲壳聚糖微球活性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| 第35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聚多巴胺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制备 | 第35-36页 |
3.2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5-36页 |
3.2.2 聚多巴胺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流程 | 第36页 |
3.3 聚多巴胺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特性 | 第36-41页 |
3.3.1 外貌特性 | 第36-37页 |
3.3.2 改性机理 | 第37-38页 |
3.3.3 改性表征 | 第38-40页 |
3.3.4 机械强度 | 第40-41页 |
3.4 聚多巴胺改性羧甲基壳聚糖吸附性能研究 | 第41-45页 |
3.4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41-42页 |
3.4.2 改性涂覆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| 第42页 |
3.4.3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42-44页 |
3.4.4 等温吸附研究 | 第44-45页 |
3.5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羧甲基壳聚糖/明胶微球研究 | 第46-63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羧甲基壳聚糖/明胶复合微球的制备 | 第46-47页 |
4.2.1 试剂与材料 | 第46-47页 |
4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47页 |
4.2.3 羧甲基壳聚糖/明胶复合微球的制备流程 | 第47页 |
4.3 羧甲基壳聚糖/明胶复合微球特性 | 第47-54页 |
4.3.1 仪器与材料 | 第47-48页 |
4.3.2 羧甲基壳聚糖/明胶复合微球形貌 | 第48-49页 |
4.3.3 傅里叶红外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3.4 Zeta电位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3.5 热重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.6 XPS能谱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4 羧甲基壳聚糖/明胶复合微球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54-61页 |
4.4.1 仪器与材料 | 第54页 |
4.4.2 pH对吸附性能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4.3 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55-57页 |
4.4.4 等温吸附研究 | 第57-58页 |
4.4.5 热动力学研究 | 第58-59页 |
4.4.6 选择性吸附性能研究 | 第59-60页 |
4.4.7 再生性能研究 | 第60-61页 |
4.5 小结 | 第61-63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6页 |
5.1 结论 | 第63-64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64页 |
5.3 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