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内科论文--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

数据挖掘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李平教授冠心病诊疗规律的研究

摘要第6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英文缩略词第13-14页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4-27页
    一 西医对冠心病的认识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 流行病学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 临床表现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 辅助检查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4 治疗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5 小结第16-17页
    二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 中医病名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 临床表现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 病因病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4 辨证论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5 小结第18页
    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及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 数据挖掘法在总结胸痹心痛治疗经验中的广泛应用第20-2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2-27页
第二部分 前言第27-28页
第三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1 病历采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病历来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诊断标准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纳入标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排出标准第29页
    2 数据库的建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医案信息提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第29-30页
    3 数据挖掘第30页
    4 典型医案解读第30页
    5 导师访谈与总结第30-31页
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第31-64页
    1 数据挖掘结果第31-5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一般资料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中药用药规律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症状四诊信息规律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中药与症状四诊信息规律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证候分布规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病史规律第51-53页
    2 李平教授医案分析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脾虚证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痰湿证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痰热证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肝郁气滞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气滞血瘀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心阴不足证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心阳不足证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8 肝肾亏虚证第59-60页
    3 李平教授访谈第60-64页
第五部分 讨论第64-76页
    1 一般资料第64页
    2 中药用药规律第64-69页
    3 症状四诊信息规律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症状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舌象及脉象第70-71页
    4 中药与症状四诊信息规律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中药与症状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 中药与舌脉第72页
    5 证候分布规律第72页
    6 相关病史规律第72-73页
    7 李平教授医案解读第73页
    8 李平教授访谈第73-76页
第六部分 小结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个人简历第80-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环境下胸痹(冠心病)中医证素、证型分布及特点分析研究
下一篇:补阴益气法降低Ⅱ-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(气阴两虚型)患者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