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景旅游区地景建筑研究--昭山风景区潭洲书院地景建筑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风景旅游区生态环境破坏 | 第11页 |
1.1.2 旅游景区整体风貌的破坏 | 第11页 |
1.1.3 城市建筑设计手法的生搬硬套 | 第11页 |
1.1.4 旅游建筑缺少能够表达区域风貌的特殊性 | 第11-12页 |
1.1.5 风景旅游区建筑设计功能过于单一 | 第12页 |
1.1.6 风景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缺少设计导则 | 第12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边界限定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| 第16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、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6 研究基础 | 第19页 |
1.7 论文框架 | 第19-20页 |
1.8 预期结论 | 第20-21页 |
1.9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地景建筑概述 | 第22-26页 |
2.1 地景建筑产生背景 | 第22-23页 |
2.1.1 早期的地景 | 第22页 |
2.1.2 地景建筑的产生 | 第22-23页 |
2.2 早期地景建筑形式 | 第23-24页 |
2.2.1 覆土建筑 | 第23页 |
2.2.2 漫步建筑 | 第23页 |
2.2.3 毯式建筑 | 第23-24页 |
2.3 地景建筑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1 场所精神 | 第24页 |
2.3.2 负建筑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3 游牧空间理论 | 第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地景建筑理论在旅游区建筑设计的应用 | 第26-36页 |
3.1 风景旅游区建筑设计的特殊性 | 第26-29页 |
3.1.1 生态保护要求 | 第26页 |
3.1.2 环境协调要求 | 第26-27页 |
3.1.3 景观视线要求 | 第27-28页 |
3.1.4 空间尺度要求 | 第28-29页 |
3.1.5 建筑功能要求 | 第29页 |
3.1.6 建筑材料的选择 | 第29页 |
3.2 风景旅游区地景建筑的适应性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2.1 与环境实现同构 | 第30-31页 |
3.2.2 协调场地,重构地表 | 第31-32页 |
3.2.3 生态价值 | 第32-33页 |
3.3 地景化建筑设计在风景旅游区不同层面的应用 | 第33-35页 |
3.3.1 自然风景层面 | 第33-34页 |
3.3.2 建筑层面 | 第34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风景旅游区建筑地景化设计要点阐述 | 第36-43页 |
4.1 建筑尺度和体量 | 第36-39页 |
4.1.1 化整为零 | 第36-38页 |
4.1.2 常规尺度的突破 | 第38-39页 |
4.2 建筑边界 | 第39页 |
4.3 建筑功能复合化 | 第39-40页 |
4.3.1 功能的共时性复合 | 第40页 |
4.3.2 功能的历时性复合 | 第40页 |
4.3.3 室内外空间的相互转化 | 第40页 |
4.4 创造丰富的体验性 | 第40-41页 |
4.5 创造交互性 | 第4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湖南省昭山风景旅游区潭州书院地景建筑设计 | 第43-52页 |
5.1 项目概况 | 第43-45页 |
5.2 总体理念 | 第45-47页 |
5.2.1 构建风景区文化地标 | 第45-46页 |
5.2.2 与场地山体实现同构 | 第46-47页 |
5.3 设计营造方法 | 第47-51页 |
5.3.1 形态生成手法 | 第47-48页 |
5.3.2 地形地貌再生 | 第48页 |
5.3.3 体量尺度 | 第48-49页 |
5.3.4 界面的消隐性 | 第49-50页 |
5.3.5 生态环保性 | 第50-5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52-53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 | 第52页 |
6.2 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4页 |
图表目录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6-57页 |
毕业设计:潭州书院地景建筑设计 | 第57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