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Cr(Ⅵ)污染土壤还原固化修复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土壤Cr(Ⅵ)污染及危害第12-13页
    1.4 Cr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第13-14页
    1.5 Cr污染土壤修复目标第14-15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-17页
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7-21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17-18页
    2.2 供试土壤采集与制备第18页
    2.3 样品分析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TCr的测定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r(Ⅵ)的测定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2.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第20-21页
第3章 某电镀铬厂污染土壤调查与风险评估第21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3.2 场地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3.3 场地土壤初步调查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采样点布设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样品采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验室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调查结果第23-31页
    3.4 场地土壤详细调查第31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采样点布设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样品采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实验室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调查结果第33-41页
    3.5 场地土壤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关注污染物识别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毒性评估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暴露评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风险表征第45-49页
    3.6 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风险控制值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制定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污染土壤的风险控制值第50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4章 重金属Cr(Ⅵ)污染土壤的还原-固化修复小试研究第52-5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焦亚硫酸钠添加量实验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页
    4.3 pH对Cr(Ⅵ)去除率的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页
    4.4 固化剂添加量实验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实验方法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5章 某电镀铬厂Cr(Ⅵ)污染土壤的还原-固化联合修复工程实施第56-6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6页
    5.2 修复范围与土方量第56-57页
    5.3 修复目标值第57页
    5.4 修复技术路线第57-58页
    5.5 修复技术要求第58页
    5.6 修复效果评估第58-65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6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树脂负载Fe(Ⅱ)非均相催化芬顿体系降解苯酚和对氯苯酚的研究
下一篇:生物膜光反应器去除污水中营养盐和药品及个人护理品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