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境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| 第19-28页 |
2.1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9-23页 |
2.1.1 社区 | 第19-20页 |
2.1.2 社区营造 | 第20-22页 |
2.1.3 “村改居”社区 | 第22页 |
2.1.4 社区认同感 | 第22-23页 |
2.2 相关理论阐释 | 第23-27页 |
2.2.1 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3-25页 |
2.2.2 社会认同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3 社会网络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3 分析框架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28-40页 |
3.1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28-30页 |
3.2 变量说明 | 第30-32页 |
3.2.1 社区认同感变量说明 | 第30-31页 |
3.2.2 社区认同感影响因素变量说明 | 第31-32页 |
3.3 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| 第32-39页 |
3.3.1 调查对象 | 第32-34页 |
3.3.2 问卷设计 | 第34-35页 |
3.3.3 样本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3.3.4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36-39页 |
3.4 数据统计方法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40-58页 |
4.1 成都市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调查结果 | 第40-42页 |
4.1.1 样本描述 | 第40-42页 |
4.1.2 成都市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整体概况 | 第42页 |
4.2 调查数据分析 | 第42-50页 |
4.2.1 相关性分析 | 第42-46页 |
4.2.2 回归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2.3 假设检验 | 第49-50页 |
4.3 成都市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影响因素各维度分析 | 第50-58页 |
4.3.1 按政府因素分析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| 第50-52页 |
4.3.2 按社区因素分析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| 第52-53页 |
4.3.3 按居民因素分析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| 第53-55页 |
4.3.4 按社会交往因素分析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成都市“村改居”居民社区认同感营造对策 | 第58-63页 |
5.1 强化政策支持,增加财政投入 | 第58-59页 |
5.2 以社区居委会为主导,构建多元参与主体 | 第59页 |
5.3 完善社区公共设施,创建宜人生活环境 | 第59-60页 |
5.4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,营造良好人文氛围 | 第60-61页 |
5.5 加强居民职业技能培训,促进居民就业 | 第61-62页 |
5.6 营造社区公共空间,增进邻里感情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结论 | 第63页 |
6.2 展望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附件 | 第69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