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居住区规划论文

基于微气候效应的城市多层居住区内开放空间优化配置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.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. 问题引入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. 研究对象第10页
    1.2.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. 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.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.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. 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. 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4. 研究框架第13-15页
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第15-29页
    2.1. 开放空间概念及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2.2. 开放空间配置量化指标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. 面积指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. 位置指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. 分布指标第18-19页
    2.3. 开放空间配置对微气候的影响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. 开放空间面积对微气候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. 开放空间位置对微气候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. 开放空间分布对微气候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2.4. ENVI-met在微气候模拟领域的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2.5. 微气候评价指标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. 单一物理指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. 室外热舒适度评价指标第25-29页
第3章 南京市多层居住区标准模型建立第29-45页
    3.1. 南京市老旧多层居住区标准模型提取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. 南京旧区多层居住地块筛选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. 南京旧区多层居住地块特征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. 南京旧区多层居住地块及单体建筑尺寸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3.2. 南京市新建多层居住区标准模型提取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. 南京新区地块肌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. 南京新区多层居住地块规模统计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. 南京新区多层居住建筑单体尺寸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3.3. ENVI-met模拟软件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. 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的选择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. 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的介绍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. 软件相关参数设置第42-43页
    3.4. 小结第43-45页
第4章 老旧多层居住区开放空间配置微气候模拟研究第45-71页
    4.1. 老旧多层居住区不同开放空间配置模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. 单一开放空间模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. 多个开放空间模型第47页
    4.2. 老旧多层居住区单一开放空间位置对微气候的影响第4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. 开放空间不同位置对热环境的影响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. 开放空间不同位置对风环境的影响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. 开放空间不同位置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第56-60页
    4.3. 老旧多层居住区多个开放空间布局对微气候的影响第60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. 开放空间不同分布对热环境的影响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. 开放空间不同分布对风环境的影响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. 开放空间不同分布对热舒适度的影响第66-69页
    4.4. 小结第69-71页
第5章 新建多层居住区开放空间配置微气候模拟研究第71-97页
    5.1. 新建多层居住区不同开放空间配置模型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. 单一开放空间模型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. 多个开放空间模型第71-73页
    5.2. 新建多层居住区单一开放空间对微气候的影响第73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. 开放空间面积对微气候的影响第73-80页
    5.3. 新建多层居住区多个开放空间对微气候的影响第80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. 开放空间分散度对微气候的影响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. 开放空间与风的关系对微气候的影响第86-94页
    5.4. 小结第94-97页
第6章 结论第97-101页
    6.1. 本文工作总结第97-100页
    6.2. 讨论第100-101页
致谢第101-103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103-107页
插图和附表清单第107-111页
附录一 南京旧区部分剔除地块第111-113页
附录二 南京新区多层居住区地块切片第113-115页
附录三 老旧多层居住区不同开放空间配置模拟结果第115-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地理设计的城市总体规划评价研究--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
下一篇:中国秦汉时期屏风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