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移动平台的陕西剪纸游戏设计及其艺术传播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1.1 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| 1.1.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| 1.2.1 陕西剪纸的艺术特征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1.2.2 运用数字技术的剪纸艺术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| 1.2.3 基于移动平台的交互游戏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1.2.4 移动平台的传播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1.2.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1.4 研究方案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基于移动平台的陕西剪纸游戏分析 | 第18-33页 |
| 2.1 陕西剪纸的形态特征 | 第18-23页 |
| 2.1.1 作为民俗符号的陕西剪纸 | 第18-21页 |
| 2.1.2 陕西剪纸的剪法特征 | 第21-22页 |
| 2.1.3 陕西剪纸的形态造型特征 | 第22-23页 |
| 2.2 陕西剪纸中的审美意境 | 第23-28页 |
| 2.2.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| 第23-24页 |
| 2.2.2 美善相兼的审美观念 | 第24-26页 |
| 2.2.3 生生不息的生命情调 | 第26-27页 |
| 2.2.4 虚实相生的整体韵律 | 第27-28页 |
| 2.3 基于移动平台的陕西剪纸游戏创意阐述 | 第28-32页 |
| 2.3.1 移动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2.3.2 陕西剪纸游戏创意构想 | 第30-32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基于移动平台的陕西剪纸游戏设计 | 第33-47页 |
| 3.1 基于移动平台的陕西剪纸游戏设计原则 | 第33-35页 |
| 3.1.1 可参与性原则 | 第33-34页 |
| 3.1.2 可传播性原则 | 第34-35页 |
| 3.1.3 可发展性原则 | 第35页 |
| 3.2 陕西剪纸游戏界面设计 | 第35-41页 |
| 3.2.1 陕西剪纸游戏艺术性界面设计 | 第35-39页 |
| 3.2.2 游戏界面的功能可视化 | 第39-40页 |
| 3.2.3 游戏界面的简洁化 | 第40-41页 |
| 3.3 陕西剪纸游戏交互设计 | 第41-45页 |
| 3.3.1 基于Unity 3D的交互模块设计 | 第41-43页 |
| 3.3.2 剪纸与相似度算法的交互模块设计 | 第43-45页 |
| 3.3.3 保存分享的交互模块设计 | 第45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| 第4章 陕西剪纸游戏测试评估及艺术传播意义 | 第47-58页 |
| 4.1 陕西剪纸游戏的用户体验测试与评估 | 第47-51页 |
| 4.1.1 陕西剪纸游戏用户体验测试 | 第47-49页 |
| 4.1.2 陕西剪纸游戏用户体验测试结果 | 第49-50页 |
| 4.1.3 陕西剪纸游戏用户测试结果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4.2 陕西剪纸游戏的艺术传播效果测试与评估 | 第51-54页 |
| 4.2.1 陕西剪纸游戏艺术传播效果测试 | 第51-52页 |
| 4.2.2 陕西剪纸游戏的艺术传播效果测试结果 | 第52-53页 |
| 4.2.3 陕西剪纸游戏艺术传播效果结果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4.3 陕西剪纸游戏的艺术传播意义 | 第54-56页 |
| 4.3.1 创新陕西剪纸艺术的创作手段 | 第54-55页 |
| 4.3.2 拓展陕西剪纸艺术的传播范围 | 第55-56页 |
| 4.3.3 探索陕西剪纸艺术的传播与保护的新方式 | 第56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|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| 第62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