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--路基的养护与维修论文

广东省普通国省道公路路基状况评价及预防性养护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12-14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5-16页
第二章 广东省国省道公路路基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因分析第16-30页
    2.1 广东省普通国省道概况第16-22页
    2.2 软土地区路基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因分析第22-25页
    2.3 山区挖方路基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因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广东省国省道公路路基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第30-57页
    3.1 路基养护的基本要求第30-31页
    3.2 路基技术状况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31-32页
    3.3 软土地区路基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评价对象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指标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评价指标体系第34-35页
    3.4 山区挖方路基技术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评价对象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评价指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评价指标体系第37页
    3.5 路基技术状况评价数据采集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数据采集的内容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数据采集扣分值第41-46页
    3.6 软土地区路基技术状况评价模型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评价模型的数学形式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软土地区路基技术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评价等级的划分第49-50页
    3.7 山区挖方路基技术状况评价模型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评价模型的基本结构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路堑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路堑边坡技术状况评价模型的权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评价等级的划分第54-55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四章 广东省国省道公路路基预防性养护第57-67页
    4.1 路基预防性养护基本原则第57-58页
    4.2 路基预防性养护内容和要求第58页
    4.3 软土地区路基预防性养护技术状况标准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宏观标准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微观标准第59-60页
    4.4 山区路堑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状况标准第60-61页
    4.5 公路路基技术状况预测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预测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预测模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预测实例第63-64页
    4.6 路基预防性养护技术第64-65页
    4.7 路基预防性养护实施对策第65-66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五章 工程实例第67-73页
    5.1 案例 1—省道 271(新崖线)路面改造工程软基病害养护处治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工程概况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旧路病害调查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病害成因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路基技术状况评定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软基养护处治对策第69-70页
    5.2 案例 2—省道 356 K10+072~K10+101段右侧路堑边坡养护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工程概况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边坡病害调查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边坡技术状况评定第71-7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一、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 二、展望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附件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盾构滚刀磨损远程监控系统设计
下一篇: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脱硫橡胶及脱硫橡胶改性沥青的性能和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