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有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健康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9页 |
第2章 长输管道分布式应力监测光纤传感技术基础 | 第19-27页 |
2.1 光纤传感技术概述 | 第19-21页 |
2.2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| 第21-24页 |
2.2.1 技术原理 | 第21-23页 |
2.2.2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 | 第23页 |
2.2.3 布里渊光频域分析技术 | 第23页 |
2.2.4 光时域反射仪技术 | 第23-24页 |
2.3 基于BOTDA的管道应力监测可行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长输管道主要失效模式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1 长输管道失效事故分析 | 第27-30页 |
3.1.1 国外管道事故统计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1.2 我国管道事故统计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2 长输管道主要失效原因 | 第30页 |
3.3 长输管道主要失效模式 | 第30-3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长输管道失效判据与健康诊断方法研究 | 第33-45页 |
4.1 管道应力分析基本理论 | 第33-36页 |
4.1.1 管道基本应力 | 第33-35页 |
4.1.2 管道应力分类 | 第35-36页 |
4.1.3 管道材料的许用应力 | 第36页 |
4.2 基于应力的管道失效判据 | 第36-38页 |
4.2.1 管道环向应力判据 | 第37页 |
4.2.2 组合应力判据 | 第37-38页 |
4.3 管道健康诊断方法 | 第38-43页 |
4.3.1 管道健康诊断的工作流程 | 第38-39页 |
4.3.2 基于应力监测的管道健康诊断方法 | 第39-40页 |
4.3.3 管道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| 第40-4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基于BOTDA的长输管道分布式应力监测实验研究 | 第45-69页 |
5.1 实验前期准备 | 第45-51页 |
5.1.1 实验总体思路 | 第45-46页 |
5.1.2 实验设备和材料 | 第46-50页 |
5.1.3 管道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设 | 第50-51页 |
5.2 光纤感知性能实验 | 第51-53页 |
5.2.1 光纤应变传感性能的实验研究 | 第51-52页 |
5.2.2 光纤温度传感性能的实验研究 | 第52-53页 |
5.3 基于BOTDA的管道应力分布监测实验 | 第53-67页 |
5.3.1 光纤温度补偿 | 第53-55页 |
5.3.2 光纤的敷设方式 | 第55-59页 |
5.3.3 实验操作流程 | 第59-62页 |
5.3.4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2-6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6章 长输管道分布式应力监测应用案例 | 第69-83页 |
6.1 研究对象选取 | 第69-70页 |
6.2 有限元分析 | 第70-76页 |
6.2.1 建模 | 第70-71页 |
6.2.2 应力分析 | 第71-76页 |
6.3 现场施工方案探讨和实施 | 第76-79页 |
6.4 实时应力数据采集和分析 | 第79-80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3页 |
第7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83-85页 |
7.1 总结 | 第83-84页 |
7.2 展望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| 第91-93页 |
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