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4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6-54页 |
1.1 人乳头瘤病毒研究简述 | 第16-23页 |
1.1.1 HPV 命名、分类与型别 | 第17-18页 |
1.1.2 HPV 结构与功能 | 第18-20页 |
1.1.3 HPV 的生命周期及致病机制 | 第20-23页 |
1.2 HPV 与人类肿瘤 | 第23-26页 |
1.2.1 HPV 诱发的人类肿瘤 | 第23-26页 |
1.2.2 机体对 HPV 的免疫反应 | 第26页 |
1.3 HPV 疫苗研究现状 | 第26-33页 |
1.3.1 HPV 预防性疫苗 | 第27-32页 |
1.3.2 HPV 治疗性疫苗 | 第32-33页 |
1.4 本文的设计思路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54页 |
第二章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的体外可控杂合病毒样颗粒自组装研究 | 第54-106页 |
2.1 引言 | 第54-55页 |
2.2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的设计和构建 | 第55-70页 |
2.2.1 试剂和仪器 | 第55-58页 |
2.2.2 实验方法 | 第58-62页 |
2.2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62-70页 |
2.3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在大肠杆菌体系中的表达及纯化 | 第70-75页 |
2.3.1 试剂和仪器 | 第70-71页 |
2.3.2 实验方法 | 第71-73页 |
2.3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73-75页 |
2.4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五聚体的表征 | 第75-80页 |
2.4.1 试剂和仪器 | 第75页 |
2.4.2 实验方法 | 第75-76页 |
2.4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76-80页 |
2.5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五聚体到病毒样颗粒的自组装和表征 | 第80-86页 |
2.5.1 试剂和仪器 | 第80页 |
2.5.2 实验方法 | 第80-82页 |
2.5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82-86页 |
2.6 杂合病毒样颗粒 HPV16/18 L1BI VLPS 的纯化和表征 | 第86-95页 |
2.6.1 试剂和仪器 | 第86-87页 |
2.6.2 实验方法 | 第87-90页 |
2.6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90-95页 |
2.7 杂合病毒样颗粒 HPV16/18 L1BI VLPS 的解组装 | 第95-96页 |
2.7.1 试剂和仪器 | 第95页 |
2.7.2 实验方法 | 第95页 |
2.7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95-96页 |
2.8 杂合病毒样颗粒 HPV16/18 L1BI VLPS 的免疫原性研究 | 第96-100页 |
2.8.1 试剂和仪器 | 第96页 |
2.8.2 实验方法 | 第96-98页 |
2.8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98-100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6页 |
第三章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体外五聚体形成的调控研究 | 第106-136页 |
3.1 引言 | 第106-107页 |
3.2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的设计和构建 | 第107-117页 |
3.2.1 试剂和仪器 | 第107-110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110-115页 |
3.2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115-117页 |
3.3 HPV16、18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| 第117-123页 |
3.3.1 试剂和仪器 | 第117-118页 |
3.3.2 实验方法 | 第118-119页 |
3.3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119-123页 |
3.4 HPV16 型重组衣壳蛋白 L1 单体和五聚体的表征 | 第123-133页 |
3.4.1 试剂和仪器 | 第123页 |
3.4.2 实验方法 | 第123-125页 |
3.4.3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125-130页 |
3.4.4 HPV L1 蛋白中 h5 对 L1 蛋白折叠构象及其五聚体形成的影响 | 第130-13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133-1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4-136页 |
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36-138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38-140页 |
致谢 | 第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