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肿瘤科论文

芷辛方治疗癌痛及TLR-NF-Kappa 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

中文摘要第8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第一章 癌痛的现代医学研究第15-20页
    1 癌痛的病因第15页
    2 癌痛的机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外周传入神经敏化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中枢敏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基他相关因素第17页
    3 癌痛的药物治疗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临床常规用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新药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 4 西医治疗癌痛面临的问题第19-20页
第二章 中医学对癌痛的认识第20-29页
    1 中医对癌痛病因、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中医对癌痛病因的认识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中医对癌痛病机的认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中医对癌痛的治法第24-27页
    2 中医治疗癌痛的问题第27-29页
第三章 芷辛方对骨癌痛模型实验研究第29-59页
    1 材料及方法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动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大鼠腔骨癌痛模型制备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动物分组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药物干预与给药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6 行为学观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7 放射学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1.8 腔骨组织HE染色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9 标本取材及处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10 免疫组织化Envision法检测GFAP的表达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11 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測NF-KB和SIGIRR蛋白表达变化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12 RT-PTC半定量测定循CDllb、TLR2及TLR4 mRNA表达变化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13 酵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检测TNF-d、IL-10及IL-6的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14 统计学处理第39页
    2 结果第39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大鼠腔骨癌痛模型对体重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大鼠自发性运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热痛觉过敏实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机械痛觉超敏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放射影像学检查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6 腔骨病理学HE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免疫组化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的变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8 Western blot检测脊髓NF- k B和SIGIRR的表达变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9 RT-PCR 检测 CDllb、TLR2 及 TLR4 mRNA 的表达变化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ELISA 检测 TNF- a、IL-1 ^ 及 IL-6 的量变化第48-49页
    3 讨论第49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评估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中药复方芷辛方的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芷辛方对脊髓胶质细胞在大鼠骨癌痛中的功能活动变化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芷辛方对中枢疼痛信号TLRs的作用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 芷辛方对TLRs-NF- k B通路信号及SIGIRR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6 芷辛方对TLRs-NF-kB诱导的致炎细胞的作用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7 芷辛方对癌痛的镇痛作用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8 芷辛方抗肿瘤作用机理第58-59页
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6页
综述第66-7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72-76页
英文缩写索引第76-7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8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
下一篇:溃结安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及其稳定性、毒性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