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文献综述及存在问题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外关于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| 第11页 |
1.2.2 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3 基于“三农”服务效率的竞争力理论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4 理论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| 第13页 |
1.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3-14页 |
1.3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方法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径分析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3 技术路径分析 | 第16页 |
1.5 可能的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基于“三农”服务效率的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分析 | 第17-30页 |
2.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 | 第17-19页 |
2.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2.2.1 服务“三农”效率不足 | 第19-20页 |
2.2.2 资产能力有待提高 | 第20页 |
2.2.3 信贷环境不优 | 第20-21页 |
2.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外部环境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3.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社会环境分析 | 第21页 |
2.3.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济环境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3.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政策环境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3.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对手分析 | 第23页 |
2.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“三农”服务实施情况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SWOT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5.1 福建农村信用社的SWOT分析思路 | 第24页 |
2.5.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5.3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劣势分析 | 第25页 |
2.5.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机会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5.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威胁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6 SWOT矩阵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| 第30-39页 |
3.1 主成分分析法理论概述 | 第30-32页 |
3.1.1 自变量的选取 | 第30-31页 |
3.1.2 模型构建 | 第31页 |
3.1.3 基本步骤 | 第31-32页 |
3.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实证模型 | 第32-38页 |
3.2.1 公因子的选取 | 第32-33页 |
3.2.2 主成分的选取 | 第33页 |
3.2.3 回归方程的构建 | 第33-37页 |
3.2.4 比较分析的评价 | 第37-3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四章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及评价 | 第39-45页 |
4.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| 第39-42页 |
4.1.1 内部管理缺失 | 第39-41页 |
4.1.2 资产经营效率不良 | 第41-42页 |
4.1.3 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| 第42页 |
4.2 基于“三农”服务效率的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的评价 | 第42-43页 |
4.2.1 支农贷款投入情况 | 第42-43页 |
4.2.2 支农贷款投入力度比较 | 第43页 |
4.2.3 支农贷款投入不足的可能性后果 | 第4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竞争力提升途径 | 第45-50页 |
5.1 管理机制方面的竞争力提升 | 第45-46页 |
5.1.1 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 | 第45页 |
5.1.2 设计全面合理的发展战略 | 第45页 |
5.1.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| 第45-46页 |
5.1.4 拟定多层次科学的考核办法 | 第46页 |
5.2 资产经营效率方面的竞争力提升 | 第46-47页 |
5.2.1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| 第46页 |
5.2.2 形成规模经济 | 第46页 |
5.2.3 科学评估提高贷款质量 | 第46-47页 |
5.2.4 对贷款实行动态跟踪把关 | 第47页 |
5.3 “三农”服务效率的竞争力提升 | 第47-48页 |
5.3.1 业务设计应契合农民需求 | 第47页 |
5.3.2 建立全国性的电子数据交流平台 | 第47-48页 |
5.3.3 研发创新性产品和中间业务 | 第48页 |
5.4 内部软实力的竞争力提升 | 第48-50页 |
5.4.1 打造良好形象 | 第48页 |
5.4.2 广聘优质人才 | 第48-49页 |
5.4.3 树立特征鲜明的服务理念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| 第50-5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0页 |
6.2 未来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