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想集团内部创业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意义和理论回顾 | 第9-14页 |
1.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1.2 内部创业理论提出和发展 | 第10-12页 |
1.1.3 内部创业和创新的联系 | 第12-13页 |
1.1.4 内部创业机制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| 第14-17页 |
1.2.1 本文采取的内部创业内涵 | 第14页 |
1.2.2 本文对内部创业机制研究方向 | 第14-15页 |
1.2.3 研究目的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.4 论文框架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公司开展内部创业动机和模式的比较 | 第17-27页 |
2.1 高科技企业开展内部创业的动机 | 第17-21页 |
2.1.1 大公司病和内部创业 | 第17-18页 |
2.1.2 公司战略与内部创业 | 第18-20页 |
2.1.3 内部创业的动机 | 第20-21页 |
2.2 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内部创业案例 | 第21-27页 |
2.2.1 松下的内部创业 | 第21-22页 |
2.2.2 3M的内部创业 | 第22页 |
2.2.3 宏碁集团的内部创业 | 第22-23页 |
2.2.4 华为的内部创业 | 第23-24页 |
2.2.5 腾讯的内部创业 | 第24-25页 |
2.2.6 阿里巴巴的内部创业 | 第25-26页 |
2.2.7 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内部创业案例总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联想内部创业背景与动机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1 联想内部创业的背景 | 第27-30页 |
3.1.1 联想集团介绍 | 第27-28页 |
3.1.2 个人电脑行业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2 联想集团开展内部创业的动机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2.1 从行业现状角度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2 从PC研发流程角度分析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联想内部创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| 第33-58页 |
4.1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33-34页 |
4.1.1 采用半结构化问卷和深入访谈方法 | 第33-34页 |
4.1.2 对比其他高科技企业案例分析方法 | 第34页 |
4.2 问卷以及访谈结果分析 | 第34-43页 |
4.2.1 问卷设计 | 第34-35页 |
4.2.2 问卷分析 | 第35-41页 |
4.2.3 访谈结果整理并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 联想内部创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| 第43-58页 |
4.3.1 个人电脑业务集团内部创业现状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3.2 联宝电子内部创业现状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3.3 移动业务集团内部创业现状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3.4 联想内部创业案例分析 | 第51-55页 |
4.3.5 联想集团内部创业机制的总结 | 第55-58页 |
第五章 联想内部创业机制设计与激励策略 | 第58-64页 |
5.1 联想内部创业目的和机制匹配 | 第58-61页 |
5.1.1 联想战略与内部创业机制 | 第58页 |
5.1.2 目前机制和创业目的的匹配性 | 第58-61页 |
5.2 解决方案的提出 | 第61-64页 |
5.2.1 组织架构的调整 | 第61-62页 |
5.2.2 资源保障的调整 | 第62-63页 |
5.2.3 项目产生方法调整 | 第63页 |
5.2.4 激励机制的调整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| 第64-66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6.1.1 联想集团内部创业的研究结论 | 第64页 |
6.1.2 实务建议 | 第64-65页 |
6.1.3 学术贡献 | 第65页 |
6.2 本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附录1 内部调查问卷 | 第68-71页 |
附录2 问卷回收结果 | 第71-73页 |
附录3 访谈记录 | 第73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