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电设备、电信设备论文--天线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信号发送、辐射系统论文

负向媒质天线阵的分析与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负向媒质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负向媒质的理论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负向媒质的实现第11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5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5-17页
第二章 负向媒质的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理论与方法第17-33页
    2.1 均匀传输线的模型与理论第17-22页
    2.2 用LC电路实现负向媒质传输线模型第22-26页
    2.3 基于LC电路模型的负向媒质传输线的物理实现第26-28页
    2.4 在Ansoft Designer中提取复合左右手负向媒质单元的色散曲线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一维复合左右手负向媒质单元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色散曲线的提取第30-33页
第三章 负向媒质天线阵的设计第33-68页
    3.1 二元串联馈电负向媒质天线阵第33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宽带宽高增益的负向媒质微带天线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二元天线阵的理论与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二元串联馈电负向媒质天线阵的设计第42-48页
    3.2 负向媒质平面微带天线阵的设计第48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新型负向媒质的设计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新型负向媒质的表面波单极子天线设计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新型负向媒质的矩形贴片天线设计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负向媒质微带二元串馈天线阵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2×8 单元负向媒质平面天线阵的设计第59-62页
    3.3 负向媒质五元串馈天线阵第62-6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4.1 全文总结第68页
    4.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他建议第68-69页
    4.3 后续发展及展望第69-70页
致谢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4-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机地无线通信网络模拟与性能评估软件
下一篇:WRAN系统中信道估计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