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| 第12-14页 |
1.3.1 本文主要内容 | 第12页 |
1.3.2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| 第14-22页 |
2.1 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4-16页 |
2.2 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硬件设计 | 第16-17页 |
2.3 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驱动架构设计 | 第17-21页 |
2.3.1 Win32子系统和Native API | 第18-19页 |
2.3.2 I/O管理器与IRP | 第19页 |
2.3.3 内核层驱动 | 第19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内核层驱动设计和实现 | 第22-41页 |
3.1 内核层驱动设计 | 第22-25页 |
3.1.1 PCI设备物理地址空间简介 | 第22-24页 |
3.1.2 内核层驱动需提供的功能 | 第24-25页 |
3.2 驱动入.函数 | 第25页 |
3.3 设备初始化函数 | 第25-30页 |
3.3.1 KMDF框架的设备管理 | 第25-27页 |
3.3.2 KMDF框架的I/O模型 | 第27-29页 |
3.3.3 设备初始化函数实现 | 第29-30页 |
3.4 硬件资源初始化和释放函数 | 第30-32页 |
3.4.1 KMDF框架的设备硬件资源初始化流程 | 第30-31页 |
3.4.2 初始化函数实现 | 第31-32页 |
3.5 I/O控制队列请求处理回调函数 | 第32-34页 |
3.6 设备查找函数 | 第34页 |
3.7 配置寄存器访问函数 | 第34-37页 |
3.7.1 访问任意PCI设备的配置寄存器 | 第35-36页 |
3.7.2 访问驱动匹配的PCI设备的配置寄存器 | 第36-37页 |
3.8 PCI存储空间访问函数 | 第37-39页 |
3.8.1 直接通过驱动访问PCI存储空间 | 第37-38页 |
3.8.2 将Memory空间资源映射到用户空间访问 | 第38-39页 |
3.9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应用层驱动设计和实现 | 第41-52页 |
4.1 内核交互层设计与实现 | 第41-46页 |
4.1.1 内核交互层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1.2 设备选择类接 | 第42-45页 |
4.1.3 其余接.函数实现 | 第45-46页 |
4.2 策略行为层设计与实现 | 第46-50页 |
4.2.1 策略行为层设计 | 第46-47页 |
4.2.2 设备打开与关闭接.函数实现 | 第47-48页 |
4.2.3 电平设置接.函数实现 | 第48-49页 |
4.2.4 刷新率和分辨率设置接.函数实现 | 第49-50页 |
4.2.5 图像输出接.函数实现 | 第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驱动测试 | 第52-64页 |
5.1 驱动测试方案制定 | 第52-53页 |
5.2 综合测试的准备工作 | 第53-56页 |
5.2.1 测试程序开发工具选择 | 第54-55页 |
5.2.2 Python接.实现 | 第55-56页 |
5.3 内核层驱动与内核交互层集成测试 | 第56-59页 |
5.3.1 设备选择函数测试 | 第56-57页 |
5.3.2 配置寄存器访问函数测试 | 第57-58页 |
5.3.3 PCI存储空间访问函数测试 | 第58-59页 |
5.4 策略行为层与计算机显示器测试模块功能测试 | 第59-62页 |
5.4.1 信号电平测试 | 第59-61页 |
5.4.2 分辨率、刷新率和图像显示能力测试 | 第61-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