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21页 |
(一)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3页 |
(二)本论文的国内研究外现状论 | 第13-21页 |
1、《野猫精》研究情况综述 | 第13-17页 |
2、有关“莫斯科”形象的研究情况综述 | 第17页 |
3、有关城市空间理论和现代性理论的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
一、“莫斯科形象”在20世纪后半叶俄罗斯历史文化中的嬗变 | 第21-25页 |
(一)第二巴比伦 | 第21-24页 |
(二)基捷日城 | 第24-25页 |
二、《野猫精》中“莫斯科”城的隐喻性极权意象 | 第25-34页 |
(一)“瞭望塔”——极权体制的“监视站” | 第27-32页 |
(二)“小木屋”——隐形权威下“被规训”的视点 | 第32-34页 |
三、《野猫精》中“莫斯科”城传统文化的记忆坐标 | 第34-40页 |
(一)“尼基塔城门”——历史的反思之门 | 第34-37页 |
(二)“普希金雕像”——“我们的一切” | 第37-38页 |
(三)库兹米奇斯克城的“火”——不可或缺的城市之光 | 第38-40页 |
四、《野猫精》中“莫斯科”时空下的“城市游荡者” | 第40-48页 |
(一)尼基塔?伊凡内奇 | 第41-44页 |
(二)本尼迪克 | 第44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