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“良史”沈既济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学术史回顾 | 第9-11页 |
二、研究目的、意义及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三、主要观点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沈既济家世 | 第14-27页 |
一、世系传承 | 第14-19页 |
二、家学特色 | 第19-27页 |
第二章 沈既济生平事迹 | 第27-41页 |
一、生卒年和籍贯略考 | 第27-32页 |
二、仕途生涯与宦海交游 | 第32-41页 |
第三章 沈既济主要政治疏论 | 第41-65页 |
一、《论则天不宜称本纪议》 | 第41-46页 |
二、《论增待制官疏》 | 第46-48页 |
三、《选举论》 | 第48-65页 |
(一) 科举选官弊端 | 第50-53页 |
(二) 科举选官改革主张 | 第53-60页 |
(三) 科举选官改革条例 | 第60-63页 |
(四) 科举选官改革法影响 | 第63-65页 |
第四章 沈既济主要史学成就 | 第65-89页 |
一、《建中实录》 | 第65-80页 |
(一) 书目著录 | 第65-66页 |
(二) 辑佚与比对 | 第66-78页 |
(三) 史料价值 | 第78-80页 |
二、《刘展乱纪》 | 第80-89页 |
(一) 书目著录 | 第80页 |
(二) 成书时间与内容 | 第80-81页 |
(三) 辑佚与比对 | 第81-87页 |
(四) 史料价值 | 第87-89页 |
第五章 沈既济主要文言小说成就 | 第89-103页 |
一、《任氏传》 | 第89-97页 |
(一) 写作背景、时间及目的 | 第89-90页 |
(二) 内容与特点 | 第90-95页 |
(三) 价值与影响 | 第95-97页 |
二、《枕中记》 | 第97-103页 |
(一) 写作背景、时间及目的 | 第97-98页 |
(二) 内容与特点 | 第98-101页 |
(三) 价值与影响 | 第101-103页 |
结语 | 第103-105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05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