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砖混结构简介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砖混结构简介 | 第11页 |
1.1.2 砖混结构的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1.3 砖混结构的发展趋势 | 第13页 |
1.2 地震作用下的砖混结构 | 第13-18页 |
1.2.1 砖混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| 第14-16页 |
1.2.2 砖混结构的抗震措施 | 第16-18页 |
1.3 相关领域的发展成果 | 第18-21页 |
1.3.1 有关剪压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 | 第18页 |
1.3.2 有关洞口的研究成果 | 第18-19页 |
1.3.3 有关墙体高宽比的研究成果 | 第19-20页 |
1.3.4 有关窗间墙和窗下墙的研究成果 | 第20-21页 |
1.4 本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4.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21页 |
1.4.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23-43页 |
2.1 砌体结构的物理力学特性 | 第23-27页 |
2.1.1 砌体结构的受压性能 | 第23-24页 |
2.1.2 砌体结构的受拉性能 | 第24-25页 |
2.1.3 砌体结构的受剪性能 | 第25-26页 |
2.1.4 砌体结构的受弯性能 | 第26-27页 |
2.2 本构关系及参数的选取 | 第27-38页 |
2.2.1 砌体结构的本构关系 | 第27-32页 |
2.2.2 砌体结构弹性模量的确定 | 第32-35页 |
2.2.3 砌体结构泊松比的选取 | 第35页 |
2.2.4 混凝土本构关系 | 第35-38页 |
2.2.5 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选取 | 第38页 |
2.3 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 | 第38-43页 |
2.3.1 有限元的概念 | 第38-39页 |
2.3.2 有限元软件的对比 | 第39-40页 |
2.3.3 ABAQUS软件介绍 | 第40-41页 |
2.3.4 ABAQUS软件研究现状 | 第41-43页 |
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确立与分析 | 第43-51页 |
3.1 有限元模型的选取 | 第43页 |
3.2 有限元模型的确立 | 第43-46页 |
3.2.1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 | 第43-44页 |
3.2.2 有限元模型的确立 | 第44-46页 |
3.3 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| 第46-51页 |
第四章 洞口对砖砌体墙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51-91页 |
4.1 有无洞口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4页 |
4.2 开洞率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9页 |
4.3 洞口形状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59-67页 |
4.3.1 正方形、圆形和三角形洞口 | 第59-62页 |
4.3.2 细长洞口和宽扁洞口 | 第62-67页 |
4.4 洞口排列方式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67-70页 |
4.5 洞口放置位置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70-80页 |
4.5.1 竖向方向洞口未偏置的情况 | 第70-73页 |
4.5.2 竖向方向洞口偏置的情况 | 第73-77页 |
4.5.3 水平方向洞口的情况 | 第77-80页 |
4.6 洞口对只受水平荷载时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80-83页 |
4.7 洞口对墙体高宽比不同时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83-85页 |
4.8 窗间墙高宽比和窗下墙跨高比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| 第85-89页 |
本章总结: | 第89-9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1-95页 |
5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91-92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92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