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课题背景 | 第9页 |
1.2 燃烧检测技术概述 | 第9-10页 |
1.3 辐射光谱火焰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1 辐射光能火焰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3.2 辐射光能火焰检测技术局限性 | 第10-11页 |
1.4 PLIF技术在燃烧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6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基于光谱法的火焰辐射信号检测系统 | 第13-20页 |
2.1 火焰辐射信号检测系统概述 | 第13页 |
2.2 火焰信号采集电路 | 第13-14页 |
2.3 数据采集卡 | 第14-15页 |
2.4 火焰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| 第15页 |
2.5 燃烧火焰稳定性诊断算法 | 第15-19页 |
2.5.1 燃烧火焰稳定性特征量提取 | 第15-17页 |
2.5.2 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(RAGA-PPC) | 第17-19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(PLIF) | 第20-25页 |
3.1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(LIF)原理 | 第20-21页 |
3.1.1 物理背景 | 第20-21页 |
3.2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(PLIF)实验装置 | 第21-23页 |
3.2.1 激励源 | 第22页 |
3.2.2 染料激光器 | 第22-23页 |
3.2.3 摄像系统 | 第23页 |
3.3 PLIF实验装置使用流程 | 第23-24页 |
3.3.1 PLIF开机准备 | 第23-24页 |
3.3.2 激光器校准 | 第2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4章 预混燃烧稳定性实验装置 | 第25-32页 |
4.1 模拟燃气轮机单筒预混扩散燃烧实验系统 | 第25-31页 |
4.1.1 实验装置概述 | 第25-26页 |
4.1.2 模拟燃烧室 | 第26-29页 |
4.1.4 高能点火器 | 第29页 |
4.1.5 空燃供给系统 | 第29-30页 |
4.1.6 红外烟气分析仪 | 第30-31页 |
4.2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预混火焰燃烧稳定性实验研究 | 第32-47页 |
5.1 实验相关参数定义及说明 | 第32-33页 |
5.1.1 燃料-空气当量比 | 第32页 |
5.1.2 排气成分分析 | 第32-33页 |
5.2 实验过程及工况选取 | 第33页 |
5.2.1 实验过程及步骤 | 第33页 |
5.2.2 实验工况选取 | 第33页 |
5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6页 |
5.3.1 激发光谱波峰扫描 | 第34-35页 |
5.3.2 不同当量比下火焰基本结构 | 第35-37页 |
5.3.3 当量比变化对OH自由基分布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5.3.4 当量比变化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 | 第41-4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与今后工作展望 | 第47-49页 |
6.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47页 |
6.2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47-48页 |
6.3 工作展望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附录 | 第54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