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第一章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| 第11-15页 |
1.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 | 第11-12页 |
1.1.1 理化因素 | 第11页 |
1.1.2 病原因素 | 第11-12页 |
1.1.2.1 细菌因素 | 第11-12页 |
1.1.2.2 其他病原因素 | 第12页 |
1.1.3 营养因素 | 第12页 |
1.1.4 激素作用 | 第12页 |
1.2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| 第12页 |
1.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 | 第12-13页 |
1.3.1 临床诊断 | 第13页 |
1.3.2 实验室诊断 | 第13页 |
1.4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| 第13-15页 |
1.4.1 冲洗疗法 | 第14页 |
1.4.2 灌注疗法 | 第14页 |
1.4.3 抗生素疗法 | 第14页 |
1.4.4 中药疗法 | 第14-15页 |
1.4.5 生物疗法 | 第15页 |
1.4.6 激素疗法 | 第15页 |
第二章 子宫局部免疫系统 | 第15-18页 |
2.1 Toll样受体与子宫内膜炎 | 第15-16页 |
2.2 细胞因子与子宫内膜炎 | 第16-18页 |
2.2.1 血清淀粉样蛋白A | 第16页 |
2.2.2 肿瘤坏死因子-α | 第16-17页 |
2.2.3 白介素 | 第17-18页 |
试验一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对奶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18-26页 |
1 材料 | 第18-19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18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18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18页 |
1.4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、大肠杆菌菌株 | 第18页 |
1.5 相关试剂配制 | 第18-19页 |
2 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1 细菌的复苏与培养 | 第19页 |
2.2 试验动物的准备及子宫角插管 | 第19页 |
2.3 子宫接种 | 第19-20页 |
2.4 临床检查 | 第20页 |
2.4.1 生命体征的检测 | 第20页 |
2.4.2 子宫分泌物的检查、采集和处理 | 第20页 |
2.5 数据处理 | 第20页 |
3 结果 | 第20-24页 |
3.1 奶牛注菌前后体温、呼吸、脉搏检查结果 | 第20-22页 |
3.2 血液、子宫分泌物中性粒细胞检查结果 | 第22-24页 |
4 讨论 | 第24-26页 |
试验二 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对子宫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| 第26-32页 |
1 材料 | 第26-27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26页 |
1.2 主要仪器及用品 | 第26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1.4 相关试剂的配制 | 第26-27页 |
1.4.1 10%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配置 | 第27页 |
1.4.2 梯度酒精的配制 | 第27页 |
1.4.3 伊红染液的配制 | 第27页 |
1.4.4 0.5%盐酸酒精的配制 | 第27页 |
1.4.5 0.5%氨水酒精的配制 | 第27页 |
2 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1 组织样本的采集 | 第27页 |
2.2 石蜡切片的制作 | 第27-28页 |
2.2.1 冲洗、脱水与透明 | 第27-28页 |
2.2.2 浸蜡、包埋与修蜡 | 第28页 |
2.2.3 切片与附贴 | 第28页 |
2.2.4 烤片 | 第28页 |
2.2.5 HE染色 | 第28页 |
2.3 扫描电镜 | 第28页 |
2.3.1 冲洗 | 第28页 |
2.3.2 脱水 | 第28页 |
2.3.3 干燥 | 第28页 |
2.3.4 粘样 | 第28页 |
2.3.5 镀金 | 第28页 |
2.3.6 观察 | 第28页 |
3 结果 | 第28-30页 |
3.1 HE染色结果 | 第28-29页 |
3.2 扫描电镜结果 | 第29-30页 |
4 讨论 | 第30-32页 |
试验三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对奶牛子宫分泌物和外周血TLR2、TLR4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| 第32-52页 |
1 材料 | 第32-33页 |
1.1 实验动物 | 第32页 |
1.2 主要仪器及用品 | 第32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32-33页 |
1.4 相关试剂的配制 | 第33页 |
1.4.1 0.1%DEPC水的配制 | 第33页 |
1.4.2 50×TAE缓冲液的配制 | 第33页 |
1.4.3 红细胞裂解液配制 | 第33页 |
2 方法 | 第33-37页 |
2.1 ELISA检测外周血血浆IL-1β、IL-6、IL-8、SAA和TNF-α蛋白表达 | 第33-34页 |
2.1.1 血浆样品采集 | 第33-34页 |
2.1.2 ELISA检测外周血血浆IL-1β、1L-6、IL-8、SAA、TNF-α蛋白表达 | 第34页 |
2.2 QT-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及子宫分泌物中TLR2、TLR4、IL-1β、IL-6、IL-8、TNF-αmRNA基因的表达 | 第34-37页 |
2.2.1 外周血白细胞及子宫分泌物的采集及处理 | 第34-35页 |
2.2.2 引物设计 | 第35页 |
2.2.3 RNA提取 | 第35-36页 |
2.2.4 cDNA合成 | 第36页 |
2.2.5 荧光定量PCR | 第36-37页 |
3 结果 | 第37-49页 |
3.1 外周血血浆中IL-1β、IL-6、IL-8、SAA、TNF-α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| 第37-40页 |
3.2 QT-PCR检测结果 | 第40-49页 |
3.2.1 RNA提取结果 | 第40-41页 |
3.2.2 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、TLR4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 | 第41-45页 |
3.2.3 子宫分泌物中TLR2、TLR4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 | 第45-49页 |
4 讨论 | 第49-52页 |
全文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