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长乐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研究

中文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简要评述第1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18-20页
2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20-23页
    2.1 相关观念界定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务员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务员队伍建设第20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人力资本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人才成长规律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3 长乐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第23-44页
    3.1 长乐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年龄结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历结构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职务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科级公务员队伍结构第25-26页
    3.2 长乐市公务员队伍建设个人调查问卷分析第2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7-40页
    3.3 长乐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结构性矛盾问题比较突出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务员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公务员选拔晋升不够合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公务员交流轮岗开展滞后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公务员能力建设与工作需要不相适应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公务员积极性调动成效不明显第4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4 长乐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4.1 公务员队伍建设观念陈旧第44页
    4.2 过渡时期造成的历史结构性缺陷第44-45页
    4.3 公务员编制的宏观管理不科学第45页
    4.4 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系统第45-46页
    4.5 公务员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第46页
    4.6 公务员交流制度落实不到位第46-47页
    4.7 公务员激励机制发挥不充分第47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5 长乐市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的对策和建议第48-54页
    5.1 树立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新观念第48页
    5.2 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明确公务员队伍建设目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调整和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完善公务员“新陈代谢”机制第49页
    5.3 健全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训机制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创新培训的方法和手段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建立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第50页
    5.4 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科学设置考评指标体系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建立全面的考评方式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注重考评结果的应用第51页
    5.5 健全公务员交流机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建立交流激励机制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健全公务员交流的保障措施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实行多样化的交流方式第52页
    5.6 创新公务员晋升和激励机制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完善干部选任机制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重视绩效考核管理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完善制度奖励的措施手段第53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6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6.1 研究的结论第54页
    6.2 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附录第59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社会保障对内需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政府支持与私人慈善--中国非营利组织筹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