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--地产经营论文

废弃农村居民点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--以平阳县为例

致谢第4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绪论第15-23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问题提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1.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相关概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理论基础第20-23页
2 文献综述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农村居民点整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农村居民点整理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国内农村居民点复垦第25-27页
    2.2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土地适宜性评价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土地适宜性评价第28-29页
    2.3 研究现状评述第29-31页
3 研究区概况第31-37页
    3.1 平阳县概况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平阳县农村居民点现状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土地利用现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村居民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34页
    3.3 废弃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分布第34-36页
    3.4 数据来源第36-37页
4 农村居民点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第37-51页
    4.1 评价单元的划分第37-38页
    4.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评价指标标准化第42-43页
    4.3 评价指标的权重第43-49页
    4.4 评价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加权综合叠加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限制性因素法第49-51页
5 数据处理及结果第51-71页
    5.1 评价指标分值第51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土壤质量因子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地形地貌因子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社会经济因子第59-66页
    5.2 复垦适宜性等级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加权综合叠加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限制性因素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主要结果第68-71页
6 讨论与建议第71-75页
    6.1 进一步讨论第71-72页
    6.2 对策建议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法律方面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行政方面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经济方面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技术方面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社会方面第73-75页
7 结论与展望第75-79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75-77页
    7.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77页
    7.3 不足与展望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7页
个人简介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供电企业采购的演化博弈分析研究
下一篇:GD公司茶树菇菌种投资经营可行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