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饱和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母线差动保护的原理与配置条件研究 | 第12-20页 |
2.1 母线差动保护原理分析 | 第12-17页 |
2.1.1 母差保护的必要性 | 第12-13页 |
2.1.2 母联电流比相式差动保护 | 第13-14页 |
2.1.3 电流相位比较式差动保护 | 第14-15页 |
2.1.4 元件固定连接的母线电流差动保护 | 第15页 |
2.1.5 带比率制动特性的差动保护 | 第15-16页 |
2.1.6 微机型母线保护 | 第16-17页 |
2.2 母线差动保护配置原则 | 第17-18页 |
2.3 母线差动保护配置不合理造成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第3章 TA饱和对母线差动保护影响分析 | 第20-26页 |
3.1 TA饱和的原因及对传变特性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3.1.1 影响TA饱和的因素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1.2 TA饱和对传变特性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3.1.3 饱和过程的特点分析 | 第22页 |
3.2 TA饱和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3.2.1 TA饱和对保护影响的基本原理 | 第22-23页 |
3.2.2 TA饱和对母差保护的影响 | 第23页 |
3.3 其他因素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3.3.1 出错方式的类别划分 | 第23-24页 |
3.3.2 出错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分析 | 第24页 |
3.3.3 防止出错的应对措施 | 第24-2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4章 TA饱和对母差保护影响的消除方法 | 第26-30页 |
4.1 差动启动元件的判据 | 第26页 |
4.2 大差动保护元件判据 | 第26-28页 |
4.3 与大差配合的小差判据 | 第28页 |
4.4 解决TA饱和问题的方法 | 第28-29页 |
4.4.1 限制短路电流 | 第28-29页 |
4.4.2 选择合适的电流互感器 | 第29页 |
4.4.3 减小二次负担,并使各侧二次负担匹配 | 第29页 |
4.4.4 采用抗TA饱和能力强的继电保护装置 | 第2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5章 TA影响消除方法在母差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| 第30-38页 |
5.1 某地330kV变电站保护动作分析 | 第30-36页 |
5.1.1 该地母差保护配置情况 | 第30页 |
5.1.2 故障前运行方式 | 第30页 |
5.1.3 故障后设备状态 | 第30-31页 |
5.1.4 保护动作信息 | 第31-35页 |
5.1.5 保护动作过程 | 第35-36页 |
5.1.6 一次设备检查情况 | 第36页 |
5.1.7 故障总体分析及改进方案 | 第36页 |
5.2 某变电所220kV母线差动保护误动作分析 | 第36-37页 |
5.2.1 BP-2B微机母差保护简介 | 第36-37页 |
5.2.2 事故发生过程及原因分析 | 第37页 |
5.2.3 改进方案 | 第3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8-39页 |
6.1 结论 | 第38页 |
6.2 展望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