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地下建筑施工、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

某地下室结构工程上浮拱起开裂事故分析与处理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地下室抗浮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针对地下室抗浮问题研究的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-13页
第2章 某地下室上浮结构事故原因分析第13-19页
    2.1 工程概况第13-16页
    2.2 上浮事故鉴定分析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上浮失效形态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上浮原因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抗浮验算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结构破坏机理分析第17-19页
第3章 地下室上浮结构整体抗浮加固方案第19-31页
    3.1 确定新的安全抗浮水位第19-20页
    3.2 整体抗浮的第一种方案:换填土+抗浮锚杆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整体抗浮方案设计思路及措施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确定抗浮锚杆布置方案第21-25页
    3.3 整体抗浮的第二种方案:抗浮锚杆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析思路及计算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计算要点及分析结果第28-30页
    3.4 两种方案的比较第30-31页
第4章 抗浮锚杆的分析计算第31-37页
    4.1 锚杆的受力及锚固机理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锚杆结构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锚杆锚固机理第32-33页
    4.2 粘结型抗浮锚杆抗拔力计算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计算原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计算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不同规范间的计算方法对比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计算结果第35-37页
第5章 :上浮地下室结构构件加固处理方案第37-62页
    5.1 未恢复原状的地下室上浮结构与人防地下室的对比第37页
    5.2 框架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、弯矩调幅及结构构件的延性比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弯矩调幅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结构构件的延性比β第39-40页
    5.3 未恢复原状的地下室结构承载力分析计算第40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分析软件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分析思路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分析步骤第42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分析结果第56-57页
    5.4 结构构件加固方案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受弯构件钢筋屈服时的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构件受损情况鉴定分类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结构构件加固处理方法第59-62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62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万顷沙中心镇规划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重力坝运行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