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语/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前言 | 第11-13页 |
研究现状、成果 | 第11-12页 |
研究目的、方法 | 第12-13页 |
一、对象和方法 | 第13-17页 |
1.1 研究对象 | 第13页 |
1.1.1 临床资料 | 第13页 |
1.1.2 入组标准 | 第13页 |
1.1.3 临床分组 | 第13页 |
1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7页 |
1.2.1 手术方式的选择 | 第13-14页 |
1.2.2 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.3 术中、术后观察 | 第15页 |
1.2.4 统计学处理 | 第15-17页 |
二、结果 | 第17-22页 |
2.1 A、B两组术前情况 | 第17页 |
2.2 术中及术后情况 | 第17-22页 |
2.2.1 术中甲状旁腺位置观察 | 第17页 |
2.2.2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情况 | 第17-18页 |
2.2.3 术式1 A1组及B1组检测指标 | 第18-19页 |
2.2.4 术式2 A2组及B2组检测指标 | 第19页 |
2.2.5 围手术期血PTH及血清钙离子变化趋势 | 第19-21页 |
2.2.6 A、B两组手术中Ⅵ区淋巴结清扫情况 | 第21页 |
2.2.7 A、B两组术后1年的短期复发率 | 第21-22页 |
三、讨论 | 第22-31页 |
3.1 甲状旁腺解剖学特点 | 第22页 |
3.1.1 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 | 第22页 |
3.1.2 甲状旁腺的血供 | 第22页 |
3.2 术后甲状旁功能减退的表现及原因 | 第22-24页 |
3.2.1 临床表现 | 第22-23页 |
3.2.2 手术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可能机制 | 第23-24页 |
3.3 术中甲状旁腺保护的操作要点 | 第24-29页 |
3.3.1 精细化被膜解剖 | 第24-25页 |
3.3.2 原位显露技术 | 第25-26页 |
3.3.3 Ⅵ区淋巴结清扫的改进 | 第26-27页 |
3.3.4 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 | 第27-28页 |
3.3.5 术中眼镜式放大镜的应用 | 第28页 |
3.3.6 术中PTH测定及术中甲状旁腺的即刻移植 | 第28-29页 |
3.4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治疗 | 第29-31页 |
结论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5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35-36页 |
综述 | 第36-49页 |
综述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