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器论文--电容器论文

过渡金属氧化物双功能电容器电极材料及锂—氧气电池电极材料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-39页
    1.1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9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特点和应用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MnO_2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6-17页
    1.2 超级电容器第17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和分类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1 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.2 法拉第赝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及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电化学电容器的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电化学电容器的应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碳基电极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导电聚合物基电极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3 金属氧化物基电极材料第24-26页
    1.3 Li-air 电池第2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Li-air 电池的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非质子型 Li-air 电池的原理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非质子型 Li-air 电池的研究进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1 多孔碳基支撑的 O_2正极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2 催化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.3 电解液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非质子型 Li-O_2电池构型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非质子型 Li-air 电池的特点第36-37页
    1.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选题意义第37-39页
第二章 双功能电容器电极材料 CoFe_2O_4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39-5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9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9-40页
    2.3 实验过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共沉淀法制备 CoFe_2O_4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Al 盐同步共沉淀模板法制备 CoFe_2O_4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化学测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样品的表征第42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4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Al-CoFe_2O_4的形态分析及其机理的解释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同温度下 Al-CoFe_2O_4的电化学性能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CoFe_2O_4和 Al-CoFe_2O_4的性质第50-53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53-55页
第三章 含锰催化剂对 Li-O_2电池催化效果研究第55-79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 3.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6-58页
    3.3 实验过程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材料的合成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毛线团型α-MnO_2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ε-MnO_2纳米棒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纳米颗粒型 Mn_3O_4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4 NiMn_2O_4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极及电解液制备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正极的制作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配置电解液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电池构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4 电池组装及测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测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样品表征第61-62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62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材料表征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1 催化剂表征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1.2 Super-P 表征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Li-O_2电池性能表征第68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1 Super-P 为正极活性材料的 Li-O_2电池性能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2 毛线团状α-MnO_2为催化剂的 Li-O_2电池性能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3 ε-MnO_2纳米棒为催化剂的 Li-O_2电池的性能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4 纳米粒子型 Mn_3O_4为催化剂的 Li-O_2电池的性能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3.5 NiMn_2O_4为催化剂的 Li-O_2电池的性能第75-7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9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第94页
    个人简历第94页
    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4页

论文共9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锂离子电池Si-TiO2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与优化
下一篇:基于模糊RBF网络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的研究